【美股焦點】亞馬遜25Q3財報前瞻,AI投資壓抑現金流,轉型成果待檢驗!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 2025-10-24 11:42
  • 更新:2025-10-24 11:42
【美股焦點】亞馬遜25Q3財報前瞻,AI投資壓抑現金流,轉型成果待檢驗!

圖 / Shutterstock

25Q2 自由現金流驟降,但本業營運現金流穩健

25Q2 對亞馬遜而言是一個過渡時期。整體自由現金流年減高達 66%,從去年同期的 530 億美元驟降至 184 億美元,引發市場短期擔憂。但深入財報可見,這並非營運惡化導致的現金流下滑,而是源於資本支出的爆炸性成長。25Q2 的營運現金流實則年增 12%,達到 1,211 億美元,顯示本業依舊強勁。

此現象的關鍵在於,亞馬遜正在進行其史上規模最大的 AI 基礎設施投資,2025 年全年 CapEx 有望超過 1,000 億美元。資金主要投入於資料中心擴建、自研 AI 晶片(Trainium、Inferentia)與 Amazon Bedrock 平台建設等三大領域。這些支出會在未來數季內轉化為更高的 AI 工作負載處理能力與雲端利潤率,當前現金流的收縮則被視為長線布局的必要代價。但更重要的是,亞馬遜是否能將此投資轉化成具有競爭力及變現能力的 AI 技術及雲端服務,因上一季漲幅有限主因競爭對手強勁及展望並不清晰,雲端業務市佔率遭到侵蝕。

 

AWS 成長放緩源於供應限制,並非需求疲弱

亞馬遜雲端服務(AWS)在 25Q2 的年增率為 17.5%,較市場預期 20% 稍低,連續兩季落後於微軟 Azure 與 Google Cloud。市場一度憂慮 AWS 在 AI 工作負載上失去優勢。但事實上,AWS 成長疲弱並非需求不足,而是明確的供應瓶頸所致,主要體現在電力與伺服器容量不足。

執行長安迪·賈西(Andy Jassy)多次強調,客戶需求遠高於現有基礎設施能提供的能力,公司正積極擴充資料中心與機房電力供應。AWS 雖然在 AI 工具的商業化上不如 Azure(如 Copilot + OpenAI)與 Google(Gemini)搶眼,但其優勢在於提供完整的基礎架構、自研晶片與開發者平台,打造具高度彈性與成本效益的企業級 AI 執行環境。

根據賈西表示,自研的 Inferentia 晶片在推論成本效益上較傳統 GPU 高出 30 ~ 40%,而下一代 Trainium3 晶片也已在研發中。AWS 的 AI 客戶在使用這些服務後,將能享有比對手更具競爭力的單位計算成本。這些策略意味著 AWS 雖短期受限於硬體部署,但中期回彈機會大增,尤其在高強度 AI 模型推論階段。

 

廣告與 Prime 訂閱是穩定獲利來源,轉型成效逐步浮現

與 AWS 的結構性轉型並行,亞馬遜在廣告與 Prime 訂閱業務上也展現出強大的現金流與毛利貢獻力。25Q2 廣告收入年增達 22%,至 157 億美元,為公司成長最快的部門之一。儘管亞馬遜並未公開廣告的營業利潤率,但多數分析師估計高達 50%,甚至優於 AWS。

除了廣告,Prime 訂閱用戶貢獻也日益關鍵。根據調查,Prime 用戶年均消費為 1,170 美元,遠高於非會員的 570 美元。這不僅提升客戶終身價值,也形成良性循環 — 越多用戶加入,廣告轉換率與平台依賴度越高。

在這種多元高毛利結構之下,亞馬遜正在逐步擺脫過去「低毛利零售商」的標籤,成為「廣告 + 雲端 + 訂閱」驅動的科技平台型企業。這也是目前本益比壓縮與長期 EPS 成長潛力間的最大落差來源。

根據公司財測,25Q3 營收預估為 1,740 ~ 1,795 億美元,以中間值 1,768 億美元計算,季增 5.4% / 年增 11%;市場則預估營收為 1,777 億美元,季增 5.9% / 年增 12%,EPS 預估為 1.56 美元,季減 7.1% / 年增 9.1%。

【美股焦點】亞馬遜25Q3財報前瞻,AI投資壓抑現金流,轉型成果待檢驗!

 

2025 年以後的戰略轉型,有望成為估值重評催化劑

展望未來,亞馬遜正進行的是一次「橫跨基礎、平台與應用層」的 AI 垂直整合轉型。從晶片(Trainium、Inferentia)、平台工具(Bedrock、SageMaker)、再到應用(Kiro、Agent Core、Alexa+),亞馬遜正在建立從 AI 訓練到實際部署的完整商業鏈條。

這種垂直一體化戰略不僅提升毛利潛力,更可有效控管運算成本,進一步擴大 AWS 在企業 AI 雲端運算市場的護城河。一旦目前資本支出帶來的供應端瓶頸紓解,AWS 成長有望重回 20% 水準。在此過程中,AI 廣告精準化與 Alexa+ 的商業化也將提供額外營收槓桿點,有望支撐 EPS 成長率。

綜合而言,亞馬遜當前的市場定位與估值,存在明顯的短期壓力與長期機會的不對稱性。短期雖因資本支出增加導致現金流與毛利承壓,以及雲端服務落後,但其全方位 AI 投資策略正逐步建構具備長線競爭優勢的技術與平台資產。


 

台股相關供應鏈或概念股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亞馬遜25Q3財報前瞻,AI投資壓抑現金流,轉型成果待檢驗!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