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海科技日(HHTD25)倒數登場,今年主題聚焦「3+3+3 策略」,從AI伺服器、人形機器人到電動車量產,全方位展示集團轉型實力。特別是與 NVIDIA 合作的「機器人大腦」與 GB200 伺服器量產,被市場視為本次最大看點。
而不只是科技日受矚目,鴻海(2317)股價連日強勁,外資與法人近月買盤明顯回補,股價創多年新高,市場好奇鴻海究竟有沒有可能來到3字頭?
鴻海(2317)股價連日強勁,不過10/23以239元作收、跌幅1.44%,即便如此鴻海近期表現因AI伺服器(GB200)量產進度、與 NVIDIA 的機器人合作,以及電動車平台消息,鴻海股價在10月出現顯著回升,並創下多年(近 15–18)新高或高位區間。法人目標價也屢屢上調,目前90天內研究報告中位數242元已達標。
資深分析師「台股老先覺」杜金龍在華視在《鈔錢部署》節目中分析,鴻海這次突破234.5元「天花板」後,就打開了市場的想像空間。
他表示,看好鴻海股價有望挑戰300元,雖然外資喊400元更高,但最後還是要看市場願意給多少本益比。如果市場能給到25倍,乘以明年預估的EPS18塊,股價甚至會超過400塊。杜金龍認為,這也呼應了鴻海低點37元「漲10倍」的長期目標。
鴻海目前表現與走勢解析
股價與法人目標價
鴻海近期因 AI 伺服器(GB200)量產進度、與 NVIDIA 的機器人合作,以及電動車平台消息,鴻海股價在 10 月出現顯著回升,並創下多年(近 15–18)新高或高位區間。
法人目標價也屢屢上調,目前90天內研究報告中位數 242 元已達標。
鴻海科技日(HHTD25)深度解讀
除了股價連日強勁,鴻海科技日往往也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今年鴻海把焦點放在集團新「3+3+3」策略:三大未來產業(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核心技術(AI、半導體、次世代通訊),並以三大平台(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做落地。
HHTD25 將首度全面導入官方活動 App(HHTD App),並強化展區導覽、即時互動、任務抽獎等功能,強化參與者體驗與數據蒐集能力。
市場最關注的落地項目:人形機器人(與 NVIDIA 合作的「機器人大腦 / LLM 應用」)、GB200/AI 伺服器量產、以及 MODEL D / MODEL U 等電動車量產化進度;這三項將直接帶動伺服器、液冷/散熱、電動車供應鏈的訂單流。
同步市場反應:鴻海因 AI 伺服器與 EV 雙引擎題材,近月股價回升並創多年新高,法人與外資買盤明顯回補。
4大市場關注重點
1、 人形機器人與智慧製造(AI Factory)
與 NVIDIA 合作開發「機器人大腦」(多技能 LLM、邊緣推理),並展示人形機器人在工廠/智慧製造線的實際應用場景(動作協作、視覺檢測、倉儲搬運、品質判讀)。鴻海強調會把這些機器人直接部署於 AI 智慧工廠。
相關機器人與機器視覺供應鏈:如 工業相機與視覺模組廠、控制器與伺服廠(可追蹤:緯創/廣達/工業自動化類股與相關上市公司,視個別供應鏈公佈為準)。
2、 AI 伺服器(GB200、超算、資料中心)與液冷/散熱體系
GB200 量產版、機櫃(NVL72/NVL36)與液冷系統的供應能力;鴻海在 2024-25 已將 GB200 的量產交期與供應鏈整合作為技術亮點,並強調垂直整合能力。這直接帶動液冷散熱等上游零組件的需求。
3、 智慧電動車(EV 平台、車用軟體 EV.OS、整車量產)
鴻海推 MODEL D、MODEL U 等參考設計與平台化策略,並強化 EV.OS 與 EEA(電子電氣架構)合作。與 Pininfarina 等設計廠與軟體夥伴合作,聚焦「平台供應商」角色。
4、半導體與次世代通訊(FoxBrain、半導體製程、量子示範)
鴻海強調半導體與量子技術成果(包括自有算力平台與 FoxBrain 研發)作為長期技術支撐,並在 HHTD 展示相關 demo。
過往鴻海科技日(HHTD)亮回顧 — 特色與行情影響
GB200(AI 伺服器)量產化承諾與超算藍圖
HHTD24 展示「量產版 GB200」並宣布目標量產與供貨時程,強化鴻海在 AI 伺服器整機及液冷系統的整合能力,帶動上游散熱、機櫃與連接器廠商接單。此一消息在 2024-2025 帶動相關供應鏈個股明顯上漲。
電動車 MODEL D / MODEL U 的參考設計與量產路線
鴻海以平台化策略發表 MODEL D(LMUV)與 MODEL U(中型巴士)作為 EV 生態展示,強調與設計公司(如 Pininfarina)與車廠合作,市場把鴻海視為「平台+代工」雙角色,提升其長期估值預期。
跨國技術與生態合作(NVIDIA、SIEMENS 等)
歷年 HHTD 常邀重量級合作夥伴(NVIDIA、Siemens、Thales 等)發布合作成果,傳遞「鴻海從代工到系統解決方案」的轉型訊號,常伴隨短中期股價波動與法人目標價上修。
雖然鴻海10/23股價面賣壓重,終場收黑在239元未能延續漲勢,但外資仍看好其進入高速獲利成長期,並大幅上調目標價給予「買進」評等,未來後市發展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