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BankofAmerica財報大幅超預期,投銀與利差領漲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10-15 21:31
  • 更新:2025-10-15 21:31
【美股動態】BankofAmerica財報大幅超預期,投銀與利差領漲

【美股動態】BankofAmerica財報大幅超預期,投銀與利差領漲

財報亮點齊發帶動股價走高

美國銀行(BAC)第三季財報全面優於預期,EPS 1.06美元勝過LSEG預估的0.95美元,營收達282億美元、年增約11%,帶動盤前股價一度上漲近5%。獲利年增23%至85億美元,管理層強調各事業線同時實現營收與獲利雙成長,顯示基本面在高利率與市場不確定下仍具韌性。此結果為大型銀行財報季注入正向情緒,也改善投資人對金融類股的風險評估與折現率假設。

投資銀行回暖成為最大驚喜

投資銀行費用年增43%至20億美元,明顯優於市場預期,顯示承銷與顧問動能回升。隨著IPO與發債市場在第三季逐步解凍,交易量與案件量帶動手續費收入回升,為先前受壓抑的費用線條注入動能。相較過去一年多仰賴利差的成長結構,投銀反彈有助營收更均衡,也和摩根大通(JPM)、高盛(GS)近期對資本市場循環改善的訊號相互呼應。

交易業務穩健支撐整體表現

股票交易收入年增14%至23億美元,超出StreetAccount共識,固定收益交易收入則年增5%至31億美元,大致符合預期。雖未出現極端風險偏好的爆發,但在波動度回升、客戶活動增加與風險控管得宜下,交易板塊成為穩定器,降低單一來源對財報的影響,進一步強化整體獲利能見度。

淨利息收入創高受惠利率與規模

淨利息收入年增9%至約153.9億美元,優於市場預估,受惠於貸款與存款同步擴張,以及資產端對利率仍具敏感度。公司同時將第四季以完全應稅等值計算的淨利息收入指引微幅上調至約156億至157億美元區間,高於先前區間下緣,傳遞對利差韌性的信心。不過,管理層亦暗示資金成本上行與存款組合變化仍需持續觀察。

信貸成本趨穩緩解景氣疑慮

本季信貸損失準備約13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減少約13%,並低於StreetAccount預估,主要反映消費與企業端資產品質穩健。雖然高利率環境對部分風險資產與商用不動產仍構成壓力,但目前觀察逾放與核銷維持在可控範圍,降低市場對廣泛信用惡化的疑慮。

資產負債表持續擴張彰顯核心動能

平均存款規模達1.99兆美元,較前一季增加,平均貸款1.15兆美元亦呈季增,顯示零售與企業端需求仍在。股東權益運用效率提升,平均有形普通股權益報酬率達15.4%,較前一季與前一年同期均走高,反映規模經濟與費用控管持續見效,提供資本回饋與未來投資的緩衝空間。

管理層強調全業務線同步成長

執行長Brian Moynihan指出,受惠於有機成長與資產負債表布局,第三季所有事業在營收與獲利都有改善,創下淨利息收入新高。公司對第四季利差維持正向,但仍保持紀律以因應利率路徑與客戶行為的變動,並持續投資數位與風控基礎,力求在景氣不同階段維持穩健表現。

利率走勢將持續主導銀行估值

對銀行類股而言,聯準會政策轉向時點仍是關鍵變數。若利率維持高檔時間延長,利差可望維持韌性,但資金成本上升與存款遷移的壓力也會更為顯性;若2025年降息加速,利差恐受壓,但信用循環與投銀活動可能進一步回暖。美國銀行的資產敏感度相對同業偏高,使其對上述情境的彈性更為重要。

資本規範與監理變數需審慎評估

美國監管機構推動的資本規則最終版仍在討論中,市場聚焦對風險加權資產與資本比率的長期影響。資本要求若高於預期,可能牽動配息與回購節奏,但以目前獲利能力與資產質量觀察,資本累積速度具有一定緩衝。投資人可留意法規落地時間表與公司資本回饋政策的動態調整。

與歷史趨勢相比營收來源更均衡

過去幾季公司成長高度仰賴淨利息收入,本季投資銀行與交易同步貢獻使結構更健康。營收年增雙位數、非利息收入季增與年增並進,搭配費用控管改善營運槓桿,提供對未來景氣波動的防禦力,也讓市場對後續獲利能見度提高。

資本市場復甦外溢至多個產業

投銀費用回升除利多大型銀行外,亦有助券商與交易所營運商的成交與上市管線,提升科技、生技與能源等行業籌資機會。若資本市場持續回暖,從承銷、做市到資產管理的鏈條都將受惠,進一步改善金融生態系的收益黏著度。

股價動能與籌碼變化值得跟追

財報利多帶動股價跳空走高,短線動能改善有助修復評價折價,但是否形成中期趨勢仍取決於利率與監管走向。資金可能在財報季內於大型銀行間輪動,金融類股ETF資金流向與隱含波動度變化可作為輔助指標,觀察買盤是否具續航力。

投資策略聚焦基本面韌性與風險平衡

對台灣投資人而言,美國銀行兼具規模經濟、利差動能與資本市場回溫的三重支撐,屬財報週期中的相對受惠者。中長線可關注營收結構均衡化與資本回饋紀律,短線則需留意利率變化對利差與估值的雙向影響。以分批佈局、逢回承接為主軸,同時設定對監管政策與信用指標的風險控管,將有助在金融類股波動中提升風險調整後報酬。

延伸閱讀:

【美股動態】BankofAmerica財報大幅超預期,投銀與利差領漲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