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動態】ASML釋放2026不低於2025,警示中國銷售轉弱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10-15 21:23
  • 更新:2025-10-15 21:23
【美股動態】ASML釋放2026不低於2025,警示中國銷售轉弱

【美股動態】ASML釋放2026不低於2025,警示中國銷售轉弱

整體營收底線不變,中國需求明顯降溫。

艾司摩爾(ASML)公布第三季獲利持穩並上修展望關鍵訊號,強調2026年總營收不會低於2025年,有助緩解先前市場對周期反轉的疑慮;但公司同時示警,中國銷售在2026年將自2024與2025年的高檔顯著下滑。短線上,公司維持今年營收年增約15%的目標,並給出強勁的第四季營收區間,顯示AI帶動的先進製程資本支出動能仍在,惟中美科技與貿易限制的不確定性依舊壓抑對中國需求的能見度。

第三季獲利穩健且營收符合指引。

公司第三季淨利21.25億歐元,較前一年同期的20.77億歐元小幅成長,淨銷售額約75億歐元,落在先前指引的74億至79億歐元區間,亦略低於LSEG統計市場預期的77.9億歐元。新增訂單金額約54億歐元,較前一季的55億歐元小降,顯示客戶下單節奏在高基期後溫和放緩,但仍受AI算力投資支撐。整體而言,季度數據與管理層先前說法一致,屬穩健而非驚艷。

第四季展望轉強,全年成長維持雙位數。

管理層預期第四季營收落在92億至98億歐元區間,季增明顯,並指引毛利率約51%至53%,對比全年毛利率約52%的說法相符。公司維持2025年總營收較2024年年增約15%的目標,意味著下半年將承擔主要成長動能,反映EUV與先進DUV設備交期與驗收節點集中於年末。

2026年銷售不低於今年的訊息緩和周期疑慮。

公司在7月曾因宏觀與地緣風險升高,無法確認2026年將呈現成長,導致股價與市場情緒承壓;本次法說明確表示2026年總營收不會低於2025年,並預告將於1月提供更明確的年度展望。管理層提到近月出現一連串正面進展,降低先前的不確定性,市場解讀為高階製程與AI相關產能擴建的延續性優於先前擔憂。

中國業務高占比下修正需求,非單純囤貨效應。

公司指出明年中國客戶需求將較2024與2025年顯著下降,財務長並強調這不是先前囤貨所致;第三季中國系統訂單占比達42%,基期偏高使得隔年下修幅度更為顯著。隨著美國可能進一步收緊先進製程設備對中出口的討論升溫,以及荷蘭出口許可延展的不確定性,中國相關需求能見度偏低,投資人需留意訂單認列與交期的變化。

AI資本支出延續支撐先進設備需求。

AI資料中心擴建與先進製程升級持續帶動EUV與先進DUV曝光機採購,公司第三季新增訂單達54億歐元亦反映此趨勢。市場關注的高數值孔徑EUV導入節奏,預期自2025至2026年逐步放量,對先進邏輯製程的微縮路線帶來長期支撐。關鍵客戶台積電(TSM)在先進製程擴產與AI代工訂單展望,將成判讀艾司摩爾出貨與訂單動態的重要外部變數;同時,雲端服務與AI加速器需求續強,有利輝達(NVDA)推進次世代晶片節點,也間接拉動先進光刻設備需求。

產業鏈輪動加速,非中國需求有望填補缺口。

雖然中國訂單降溫,先進製程領先者在美國、台灣、韓國的資本支出可望部分抵銷影響。記憶體廠商對HBM與高端DRAM製程的擴產,亦可能於2025下半年至2026年持續推升先進DUV與部分EUV的採購節奏。與此同業的應用材料(AMAT)、科林研發(LRCX)與科磊(KLAC)在量測、蝕刻與沉積等環節,將同受先進節點投資帶動,但若中國成熟製程投資趨緩,對其成熟機台與服務收入的邊際貢獻可能承壓,產業呈現先進偏強、成熟趨緩的結構性分化。

政策與地緣風險仍是估值折價來源。

對中輸出限制的範圍與執行強度仍具不確定性,任何額外限制都可能影響訂單節奏與區域營收結構,並牽動全球供應鏈的調度與安規合規成本。公司在許可管理、交付安排與售後服務上勢必更趨審慎,短期可能增加營運複雜度。對投資人而言,政策變數仍將是評價與風險溢酬的關鍵,建議以公司對各區市場敞口與產品組合調整的動態來追蹤風險變化。

現金回饋穩定延續,股利與買回展現紀律。

公司宣布每股1.60歐元的季度股利,預估殖利率約0.76%,除息與發放時點分別為10月29日與11月6日。截至9月28日,公司已於現行買回計畫下回購900萬股、金額約59億歐元,但不預期在2022至2025年期間完成既定120億歐元的買回上限。資本回饋維持紀律,有助穩定長期股東報酬,同時保留資源支援高端研發與產能布局。

技術面與情緒修復有待基本面確認。

先前在對2026年能見度轉保守後,市場對半導體設備股的風險偏好一度降溫;此次訊息轉趨穩健,有助帶動情緒回升。然而在新增訂單動能尚未明確加速前,股價波動仍可能放大,與費半類股的連動性將持續偏高。短線需觀察第四季出貨節點、毛利率範圍落點與2026年初的正式指引,作為情緒延續的依據。

投資策略聚焦先進製程長趨勢與訂單結構。

中長期來看,AI帶動的先進製程需求與微縮路線不變,艾司摩爾的技術與市占優勢提供估值支撐;短期則需關注中國占比回落後的區域組合再平衡、EUV與高數值孔徑EUV的出貨滲透、以及新增訂單相對營收的變化,這些將決定營收與毛利率的質量。台灣投資人可透過ADR或半導體ETF布局,但應設定政策與周期風險的停損與部位管理,並以法說更新與客戶資本支出節奏為調整依據。

結論與重點觀察指向穩中帶風險的上行路徑。

艾司摩爾以不低於2025年的2026年營收底線,搭配今年雙位數成長與強勁的第四季指引,釋出正面訊號;不過中國需求轉弱與政策風險仍是壓抑估值的關鍵變數。若台積電(TSM)等核心客戶延續AI先進製程擴產,並帶動EUV與高數值孔徑設備進一步放量,將可抵銷區域性逆風並強化中長期成長軌跡。投資人現階段宜以基本面數據與管理層後續展望為準繩,跟蹤新增訂單、毛利率區間與區域組合變化,評估趨勢是否如預期延續。

延伸閱讀:

【美股焦點】ASML財報預示2026年成長關鍵

【美股動態】ASML釋放2026不低於2025,警示中國銷售轉弱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