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擘捲入以巴爭議 員工抗議企業軍事合作事件頻發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10-14 10:00
  • 更新:2025-10-14 10:00

科技巨擘捲入以巴爭議 員工抗議企業軍事合作事件頻發

科技公司因與以色列政府合作遭員工集體抗議,Amazon、Google、Microsoft接連發生解雇與離職潮,企業道德責任成焦點。

近年來,大型科技企業因與以色列政府及軍方合作,業務與人權倫理間的抉擇日益受到矚目。Amazon(AMZN)近日解雇了一名巴勒斯坦裔工程師Ahmed Shahrour,理由是其在公司內部連續抗議Amazon配合以色列軍方的大型AI和雲端合約「Project Nimbus」。據公司表示,Shahrour違反了員工行為守則與通訊規範,不當使用資源頻繁發布涉以巴衝突的訊息,但外部員工團體質疑企業此舉有打壓異議、掩蓋爭議業務之嫌。

科技巨擘捲入以巴爭議 員工抗議企業軍事合作事件頻發

不只是Amazon,在微軟(Microsoft, MSFT)同樣有員工因坦承無法接受繼續支援以色列軍方而主動離職。Scott Sutfin-Glowski,微軟擔任首席軟體工程師長達13年,抗議公司雲端服務持續供以色列軍方使用,並在離職信明確指控公司未正視加薩戰爭的人道問題。他引用美聯社資料指出,以色列國防軍現有至少635項微軟雲端訂閱,且多數仍在啟用。

其他科技大廠同樣頻遭批評。今年4月,Google(GOOGL)處分了28名抗議企業與以色列合作的員工,核定多項解雇,原因涵蓋非法抗議及工時違規。Amazon則在回應時表示,其技術服務針對全球各地客戶,未直接承認Project Nimbus涉及敏感軍事用途;Google則強調所有合作均限於公開雲端系統,與軍事機密無關;微軟則指出,多數支援聚焦於資安領域,持續強調責任與道德。

隨著以巴衝突持續升溫,科技業內部的員工抗議頻率與規模逐漸提升。特別是在近日哈馬斯與以色列交換人質、停火協議曝光的同時,許多科技員工更加關注企業社會責任及倫理價值,質疑公司對軍事合作的不透明與倫理偏誤。專家認為,高科技能量正成為現代戰爭的關鍵資源,企業須平衡商業利益與道德立場,否則容易陷入信任危機。

總結而言,面對全球矚目的以巴戰事,科技龍頭如何處理軍事合作、員工言論與社會責任,正成為業界不可忽視的重大議題。無論是回應內部抗議、透明公共合約內容,或善盡人權義務,未來科技企業與國際衝突的連結,將直接影響產業形象與長遠發展,值得密切關注。

科技巨擘捲入以巴爭議 員工抗議企業軍事合作事件頻發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科技巨擘捲入以巴爭議 員工抗議企業軍事合作事件頻發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