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生物製品負責人彼得·馬克斯(Peter Marks)近日加盟禮來公司(Eli Lilly),擔任傳染病部門負責人及分子發現高級副總裁。馬克斯的加入距他被FDA免職僅過去六個月,當時他因疫苗政策問題與美國衛生部長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發生爭執。在FDA工作的13年間,他曾擔任生物製品研究和評估中心(CBER)的負責人,並參與了首批新冠疫苗的研發和審批。儘管他被迫離開FDA,但禮來公司對馬克斯的新角色寄予厚望,並表示他的專業知識將成為公司在現有產品和新興領域發展的資產。
前FDA成員轉向業界的趨勢
馬克斯並非唯一從FDA轉至業界的例子。近期,瑞秋·安納托爾(Racheal Anatol)也加入禮來公司,擔任全球基因醫學監管政策與策略副總裁。她的離職同樣因與現任CBER負責人Vinay Prasad發生爭執,爭議涉及一封針對Capricor Therapeutics杜興氏肌肉萎縮症(DMD)療法的完全回應信。然而,禮來公司並非唯一吸納前FDA官員的製藥公司。輝瑞(Pfizer)於2019年將前FDA專員斯科特·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納入董事會,並在近期重新聘用前藥物研究和評估中心(CDER)負責人Patrizia Cavazzoni擔任首席醫療官及執行副總裁。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也曾在2017至2018年間聘用多位前FDA成員,如新藥產品辦公室代理主任Sarah Pope Miksinski、腫瘤產品部門主任Geoffrey Kim及肺、過敏和風濕病部門負責人Badrul Chowdhury。這些任命引發了外界對FDA公正性可能受到影響的擔憂,因為業界與監管決策者的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