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代理人席捲軟體業,Paid.ai獲2,100萬美元種子輪資金,力推成果導向新付費模式,預計未來12個月將引領SaaS業者轉型。
隨著人工智慧(AI)加速滲透企業服務領域,軟體產業的收費邏輯正面臨重大變革。Paid.ai宣布完成2,100萬美元的超額認購種子輪募資,主導投資的是知名創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FUSE和現有投資人EQT Ventures亦參與本次募資,讓公司總資金達到3,330萬美元。
Paid.ai的創始團隊匯聚Outreach共同創辦人Manny Medina,Salesforce(NYSE:CRM)前資深工程師Manoj Ganapathy,Palantir Technologies(NYSE:PLTR)早期員工Raj Dosanjh,以及曾任Pleo早期技術主管的Arnon Shimoni。他們的共同目標,是解決日益普及的AI代理人取代傳統人工,導致軟體「按座位」收費模式步入死胡同的問題。
根據Paid.ai的分析,隨著企業採用AI自動化方案,人力需求逐步降低,席位訂閱收入放緩,許多上市SaaS業者出現增長乏力。Paid.ai預計至2030年,全球一半勞動力將由AI代理人取代,傳統按人頭費率難以為繼。該平台推廣「成果導向」收費,依據AI代理人為企業創造的實際業績收費,滿足用戶對於價值的直接期待。
Paid.ai系統除了能根據AI代理人的貢獻自訂價格,還內建可視化成效儀表板、獲利追蹤、商業智能(BI)分析與即時模擬,方便軟體業者調整商業結構。Paid.ai團隊表示,這一波席位收費到AI代理人經濟的轉型,猶如從地端軟體切換到雲端服務那般劇烈,各企業大約僅有12個月黃金窗口完成轉型,否則可能被率先採用AI計費的競爭者趕超。
目前採用成果收費模式的早期客戶,半年內營收平均成長20%至40%,銷售週期縮短、客戶留存率也更高。Paid.ai強調,釋放AI代理人價值、協助開發者收取合理報酬,將支撐下一波軟體產業成長。
但業界對於加速轉型亦存疑慮。有專家提醒,非所有產業都能迅速導入AI代理人,部分企業恐在轉型過程面臨成本、技術障礙。怎麼平衡自動化與人力配置,維持客戶需求多元,成為企業領導人的一大挑戰。
總結而言,Paid.ai的募資和技術發展是SaaS產業的一重大訊號。隨AI型代理人席捲全球,軟體服務廠商唯有迅速應變、用成果計價,才能在短短一年內搶占未來市場先機;而猶豫不前者,恐被AI潮流淘汰。未來12個月,將是全球SaaS業者決勝的關鍵期。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