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 Lilly與Novo Nordisk分別公開口服GLP-1激動劑第三期臨床數據,雙方藥物皆展現令人矚目的減重效果,瞄準FDA批准,搶食2030年逾1260億美元肥胖藥品市場。
隨著肥胖和糖尿病已成全球健康危機,最新一波針對口服GLP-1激動劑的研發潮,正加速美股兩大醫藥龍頭Eli Lilly(LLY)與Novo Nordisk(NVO)在減重藥市場的競逐。近期,兩家公司分別公布旗下口服藥物的第三期臨床成果,市場所見證的,是醫藥科技在肥胖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
Novo Nordisk針對口服semaglutide(商品名Rybelsus)於OASIS4試驗中展現亮眼成績,在以25mg口服劑量治療肥胖族群64週後,平均減重幅度達13.6%,遠超過安慰劑組的2.2%。對手Eli Lilly則以orforglipron在ATTAIN-1研究中取得高劑量(36mg)用藥者平均減重12.4%的記錄,更在針對第二型糖尿病病患的ACHIEVE-3頭對頭試驗中,orforglipron兩劑量組分別減重6.7%與9.2%,皆優於semaglutide的3.7%及5.3%。
本次臨床數據不只彰顯GLP-1這類口服小分子藥物帶來的革命性進展,更凸顯減肥或血糖管理療法的多樣化選擇已日益成熟。更重要的是,口服劑型不僅能減少注射相關不便,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未來價格有望更親民,有助擴大接受度和用藥普及率。Eli Lilly已為orforglipron準備高達5.5億美元庫存,布局搶占市佔先機;而Novo Nordisk則砸下41億美元在美擴建生產基地,積極因應市場放量需求。
據GlobalData分析,肥胖藥品市場2022年僅14.6億美元,到2030年預計爆發至超過1260億美元,主要由Eli Lilly和Novo Nordisk兩強主導。除了減重和糖尿病外,GLP-1類藥物未來有潛力拓展至抗炎症、胰島素敏感性等新適應症,整體產業前景持續受市場看好。
然而,肥胖治療也面臨多元醫療組合、劑型選擇和患者個體化需求。專家認為,口服GLP-1激動劑的問世大幅優化治療彈性和患者順從性,但不同族群用藥反應差異大、醫師交互轉換劑型的教育與支持體系亟需強化。儘管行業預期口服藥成本將隨規模化生產下降,但尚需監管許可、定價策略和醫療保險配套完善後,才能迎來真正的全民化普及。
展望未來,肥胖和糖尿病治療市場將持續由Eli Lilly與Novo Nordisk領軍,口服GLP-1RA藥物料成推動新一輪產業創新與資本競逐的核心戰場。隨著更多藥廠投入及適應症擴展,醫藥投資人與患者都將見證一場減肥治療模式的變革時代。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