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與雲端帶動的 UPS 剛性成長潮
旭隼所處的不斷電系統(UPS)產業,正處於新一輪結構性升級期。隨著 AI 伺服器、高密度資料中心的迅速擴張,以及全球極端氣候與供電穩定議題升溫,企業對電力備援設備的依賴日益強烈,尤其對於能「零轉換時間」供電的高功率 On-Line UPS 需求呈現剛性增長。雖然 UPS 是一個成熟市場,但 On-Line UPS 年增速可達 10% 以上,遠高於整體平均。旭隼作為該領域的全球主要代工供應商,正好站在這股強風口上,將持續受惠於這波電力基礎設施升級浪潮。
除了主力的 UPS 業務,旭隼已成功切入逆變器(Inverter)與 PV Inverter 市場,並鎖定太陽能儲能、電動車充電樁等新興應用,雖然目前非 UPS 業務佔比仍低,但全球儲能與新能源產業成長迅猛,Global Market Insights 機構預估,全球 PV Inverter 市場規模 2030 年將達到 419 億美元,預估 2024-2030 產業 CAGR 達 18.3%,明顯高於 UPS 產業的 5%。
⭕深度綁定全球三大品牌客戶,鞏固市場地位
旭隼堅守不與客戶競爭的 DMS/ODM 模式,長年與 APC(Schneider)、Eaton、Vertiv 等全球前三大 UPS 品牌維持穩定合作關係,不涉入品牌業務,也不對終端搶單,成功建立強大的信任黏性。客戶遍及全球 160 多國、500 多家品牌,在產業中已形成「平台型代工夥伴」的角色。這種高度客製化、深度協作的業務模式,不僅讓客戶更願意釋單,也大幅提高了旭隼的議價空間與訂單穩定性。
此外,與傳統電子代工廠不同,旭隼專精於少量多樣、極度分散的 UPS 訂單處理能力。公司每月需應對超過 4,000 種產品型號、2,000 張以上的工單,每張工單平均僅出貨 20–30 台,對於備料、生產與品檢協同的管理要求極高。這樣的生產體系不僅需要高度技術整合,更依賴多年累積的現場經驗與資訊系統支持,門檻極高、難以模仿。即便面對中國紅海廠商的價格競爭,旭隼也能靠效率與彈性守住市場,公司常年毛利率都在 30%,就是最好的證明。
⭕ 符合初步量化準則
價格便宜 (位於低估區間)、河流圖向上 ( 營運往上 )、安全邊際 43% ( 價格容錯空間大)
P.S 大家在持股時,一定要想過持股理由,這會成為股價波動時,你能穩住的關鍵。
董事長謝卓明
從工程師到企業家
在科技業版圖中,有一家公司以極致的細節管理與堅持長期主義,在不斷電系統(UPS)代工市場中異軍突起,成為台灣電源領域的「千金股王」。這家公司就是旭隼科技(6409),其背後靈魂人物——董事長謝卓明,則是少見以「職人精神」貫徹經營理念的創業者。
謝卓明進入 UPS 產業已有超過 35 年。早在 1988 年,他就參與 UPS 的研發與製造,並於 2001 年將其首家創業公司成達電子賣給飛瑞。加入飛瑞後,他擔任 ODM 事業部主管,帶領公司成為全球第二大 UPS 專業代工廠。然而,2007 年飛瑞被全球 UPS 品牌巨頭伊頓(Eaton)併購,從代工轉為自有品牌,造成與其他客戶的競合衝突。為了堅守 ODM 中立性,謝卓明帶著五位戰友選擇再度創業,創立旭隼。
逆境創業:金融風暴中的啟程
2008 年創立旭隼的同年,正值全球金融海嘯。彼時公司雖已架好產線、擁有 20 萬台年產能,卻在10月慘遭寒流襲擊,單月出貨僅一櫃 2,000 台,稼動率不到 1%。每月虧損高達 1,500 萬元,資金幾近耗盡。然而,謝卓明選擇「不裁員、不無薪假、照發年終」,對創始員工的承諾也形塑出旭隼文化的根基。這股凝聚力在 2009 年景氣回溫時爆發,員工自發節流、工廠自動關冷氣,一步步推動公司走出陰霾。
DMS/ODM 模式與全球擴張
旭隼堅守 DMS(設計與製造服務)與 ODM 模式,不自建品牌、不與客戶競爭,專注為國際一線品牌提供高附加價值的客製化產品。這樣的定位雖資源壓力大,卻深得如 Schneider(APC)、Eaton、Vertiv 等三大 UPS 品牌的信任。謝卓明深知,UPS 銷售的不是產品,而是「穩定與信任」。
面對已開發國家的高壁壘競爭,他反其道而行,親自深入新興市場,如印度、非洲與中東等地。他曾與工程師一同蹲在印度網咖的機房內,觀察電壓波動、研究蚊蟲造成的短路原因,甚至為此重新設計印刷電路板、強化防塵功能。他說:「你不到現場,怎麼會懂這些問題?」這就是旭隼從基層做起、打進 160 國、累積超過 500 家客戶的關鍵。
細節即競爭力
旭隼月出貨機種超過 4,000 種,每張工單平均僅 20~30 台,分散程度極高,對供應鏈、備料與製造協同要求極高。謝卓明認為:「這一行成功的關鍵不在策略,而在細節。」他自比「90%看細節」的 CEO,甚至每天親自參與缺料會議、監控數千料號。他說:「別人開會是主管,我們是董事長主持!」
為對抗中國低價競爭,旭隼推行即時生產與精實庫存控制,每項大型料件到貨當天即生產、零庫存,庫存週轉天數僅 20 天,是同業的五分之一。他強調:「每天改善 1%,一年就能改善 3.6 倍。」
與員工並肩而行
從不裁員、到自動節流的文化,再到「照發年終」的堅持,謝卓明展現對員工的尊重。他強調,旭隼是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的平台,只要努力就看得到成果。他也明確規範,雖然平日工時緊湊,但周末絕不鼓勵加班,應留給家庭與生活。他常說:「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是時間分配,而是選擇與取捨。」
身體力行:領導者的自律
謝卓明多年維持標準體重與良好體態,靠的是打羽球、有氧與重量訓練。他打羽球不看分數,而是看心跳數。他說:「羽球 30 分鐘比高爾夫一整天更有效率。」他的運動啟蒙來自陪伴兒子練球,從撿球到自己上場。醫生告訴他:「不求勝就不會受傷。」這套精神也映照在他經營上的堅持:控制慾望、耐心積累、持續優化,而非一味追求短期輸贏。
電力轉型中的策略布局
隨 AI、雲端、儲能與電動車浪潮興起,旭隼也積極布局高功率 UPS、逆變器(Inverter)、儲能設備與 DC 快充產品。雖仍以 UPS 為營收主體(占比約 70%),但逆變器出貨年增率超過 20%,營收成長更達 35%。
在 UPS 領域,旭隼雖為全球中小型 UPS 最大 ODM 廠,但高功率 UPS 市占仍僅個位數,代表未來成長空間巨大。目前國際品牌廠自製比重仍高,釋單趨勢若持續,將為旭隼帶來長期利基。
未來營收年增目標設定為 10%,強調「長期耕耘、穩健成長」的節奏。在追求淨利率穩定的同時,也強化全球供應鏈布局,在台北、中國、越南同步擴產,迎接下一階段的產業升級與全球機會。
旭隼 (6409)
全球唯一一家「UPS」代工廠龍頭
旭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8 年,為國內UPS及PV Inverter之ODM製造廠商。當市電發生異常(如停電或電壓不穩)時,不斷電系統(UP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能立即提供備援電源,避免設備斷電導致資料流失或系統損壞,確保運作不中斷。
UPS 的基本運作原理如下:
-
在市電供電正常時,UPS 將交流電(AC)轉換為直流電(DC)對電池充電。
-
當偵測到市電異常或斷電時,UPS 會立即將電池中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供電,實現不中斷的備援功能。
UPS 可依功能特性分為 Off-Line 與 On-Line 兩種型式:
-
Off-Line UPS:具備備援性質,僅於市電中斷時啟動供電。啟動過程可能有極短時間差,適用於一般個人電腦等非關鍵設備。
-
On-Line UPS:在市電正常時即與電力設備同時運作,並持續為電池充電。停電時可無縫切換電源,無任何時間延遲,廣泛應用於伺服器、雲端設備、工業設施等對電力穩定性要求極高的場域。
旭隼科技產品線涵蓋規格從 400VA 至 1.4MVA,其中銷售主力集中於 400VA 至 20KVA 區間,滿足中小型到大型應用場景的多元需求。
主要產品
UPS 不斷電系統(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s)
-
功率範圍涵蓋 400VA~1.4MVA
-
涵蓋 Off-Line、Line-Interactive、On-Line 各式 UPS
-
終端應用於資料中心、電信、金融、醫療、製造業等高可靠性場域
逆變器(Inverter)與太陽能逆變器(PV Inverter)
-
應用於太陽能儲能系統與工業級變電
-
市場拓展至中東、南非、印度等新興市場
儲能系統(Energy Storage Systems)與 EV 充電樁(AC/DC)
-
DC 快充設備技術逐步成熟,鎖定未來成長機會
營收結構
UPS 營收達 60%,逆變器強勢曾漲
2024 年產品營收比重為 UPS 佔 60%、PV Inverter 佔 32% 及其他佔 8%。其中 Inverter/PV Inverter 年增率達 35.3%,營收占比明顯提升。On-Line UPS 與 Off-Line UPS 同樣呈現穩健成長,但比重略有下滑。
營運產生據點
台灣、中國、越南
旭隼目前擁有 三大主要製造基地,分別位於中國深圳、越南與台灣,採多點配置策略以應對全球供應鏈風險。2022 年起,為因應 AI 伺服器與儲能市場成長,公司啟動新一輪擴產計畫,逐步提升高功率 UPS 與逆變器產能。
-
中國深圳|主力研發與製造中心
作為旭隼最早設立的據點,深圳廠區具備完整研發、生產、測試與工程團隊,仍是高階 On-Line UPS 的核心製造基地。雖面對地緣政治與人力成本壓力,深圳廠仍持續投入自動化與智慧工廠升級,強化生產效率與系統整合能力。 -
越南|去中化策略核心、供應鏈轉移重點
越南廠於 2019 年建置,作為「中國 +1」策略的一環,負責大量中小型 UPS 與逆變器的組裝與出貨,現已成為旭隼最具成長性的生產據點之一。隨著國際訂單對中國生產依賴減少,越南廠區自 2022 年起逐步擴增產線,並計畫導入更多自製模組與零組件加工能力,以提升在地整合度與交期掌握力。 -
台灣(新北/三重)|總部與關鍵樣機試產中心
台灣據點以總部管理、工程研發與少量客製樣機試產為主,亦負責關鍵電力模組開發及高功率 UPS 樣機驗證。雖非大量製造基地,但在技術研發與核心設計上扮演重要角色。2022 年起,台灣辦公室也進行擴編,強化研發與全球業務支援團隊。
銷售地區
亞洲佔比 53.8%,地區客戶皆分散
旭隼的業務布局橫跨全球,產品銷往超過 100 個國家,客戶數量超過 500 家,訂單來源高度分散,展現強大的國際滲透力與營運韌性。根據 2024 年資料,前十大客戶營收占比僅約 40%,顯示公司並未過度依賴單一客戶,合作關係穩定且具風險分散效果。
2025 年第一季旭隼的營收結構中,亞洲地區占比為 53.8%,雖仍為最大市場,但較 2024 年的 56% 略為下降;歐洲占比上升至 18.9%,美洲則維持穩定的 24.8%,非洲與其他地區占 2.5%,較前期小幅提升,顯示整體營收來源更加分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