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面禁購Nvidia AI晶片,國產取代趨勢明朗,全球AI生態即將分裂,Nvidia市值重挫並被迫放棄原有最大增長市場,科技產業格局急遽重塑。
中美科技大戰再度升溫,近日中國政府下令境內大型科技企業全面禁止購買Nvidia(NVDA)AI晶片,此舉不僅是貿易戰的延伸,更釋出中國半導體產業已到達關鍵拐點、足以自主發展的強烈訊號。據《Financial Times》多位消息人士透露,中國監管機關要求包括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企業,終止對Nvidia RTX Pro 6000D等晶片的採購與驗證作業,全面轉向華為、寒武紀等本土領導品牌。Nvidia執行長Jensen Huang坦言,中美之間「有更大議程待解決」,這項禁令也宣告美國AI晶片商在中國市場時代的結束。
過去中國企業曾訂購數以萬計Nvidia晶片,貢獻該公司高達17%營收。然而近期中國AI資料中心晶片市占,已由Nvidia的90%驟降至不到50%,顯示國產技術迅速崛起。Nvidia股價瞬間下跌4%,分析師估算,禁令與既有貿易限制可能導致該公司每年損失8至16億美元。Nvidia也正式警告投資人未來財測中將不再納入中國市場,充分體現地緣政治凌駕商業利益的現實。
此一政策變革不只是硬體競逐,更加深全球AI產業技術路線的分流。中國晶片雖尚未全面超越Nvidia頂尖款式,但透過堆疊多顆、以成本效率彌補技術短板的架構設計,已被官方認定足以支撐國內龐大AI需求。以華為Ascend系列為首的本土產品,預計明年產量將翻三倍,並將加速推進產業自給。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AI研究已在國際佔據領先地位,今年論文數量達23,695篇,遠超美、英、歐加總。中國科研機構如清華、北大已晉升國際AI領軍陣容,以硬體不足、軟體超前為突破口,開發效率導向AI演算法,成功釋出開源模型DeepSeek R1,挑戰OpenAI、Google等高成本商業模型。此一趨勢的擴散,也促使如AMD的ROCm、各類開放原始碼平台壯大,逐步撼動Nvidia CUDA長年稱霸AI訓練市場地位。
對西方企業而言,這不僅是中國市場的失落,同時意味大型AI資料集與應用實踐空間的損失。美國微軟(MSFT)等公司在硬體上雖仍居領先,但在資料、軟體整合上逐漸面臨新挑戰。產業分裂造成技術重點、研究方向和市場機會的全面重塑—未來AI世界是否會由中美各自定義,價值鏈、創新速度、應用場景都可能迎來「兩套標準」,全球科技業必須及早因應。
總結而言,中國此次全方位禁購Nvidia AI晶片,重塑全球AI競爭生態,既為國產半導體產業帶來轉機,也加速全球科技分裂步調。市場不僅須關注Nvidia及美系晶片廠商財務衝擊,亦需審慎評估國際AI價值鏈斷裂帶來的長遠系統性風險與潛在創新契機。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