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買後付」席捲美國消費金融!信用卡龍頭警戒,金融格局恐全面重洗牌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 2025-09-15 02:00
  • 更新:2025-09-15 02:00

「先買後付」席捲美國消費金融!信用卡龍頭警戒,金融格局恐全面重洗牌

先買後付使用人數逾8600萬,美國金融機構憂信用風險升溫、信用卡業務遭衝擊,消費金融生態快速轉型中。

近年來「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 BNPL)方案在美國消費市場盛行,成為許多消費者購物時新的首選支付方式。據 eMarketer 統計,2024 年美國境內已有約 8650 萬人使用 BNPL,預估 2025 年將再增至 9150 萬人,顯示普及速度驚人。BNPL 主要由 Affirm (AFRM)、Klarna 等新創金融科技領軍,為消費者提供短期分期且通常免息的付款選項,大幅改變了過去主要仰賴信用卡支付的消費習慣。

「先買後付」席捲美國消費金融!信用卡龍頭警戒,金融格局恐全面重洗牌

買現在、付以後的簡單模式,解決了不少人對信用卡額度不足或不欲支付高額利息的需求。根據 LendingTree 調查,近半數美國人曾體驗過 BNPL,且 11% 更是熟練用戶,至少使用過六次以上。Affirm 的首席營運長 Michael Linford 指出:「信用不是新鮮事,信用卡早已問世許久,但業者難以隨消費者需求調整,而 BNPL 正是抓住了這波消費行為的新潮流。」

這樣的崛起卻讓信用卡發卡銀行如 JPMorgan Chase (JPM)、Bank of America (BAC) 等傳統金融巨頭感受壓力。TD Cowen 分析師 Moshe Orenbuch 直言,BNPL最威脅信用卡業務,一旦購物可選擇BNPL,就意味少用信用卡,直接減損銀行卡交易收入。而 LexisNexis Risk Solutions 信用風險副總 Kevin King 則警告:「每一筆BNPL的融資,其實都可能本來由信用卡或銀行帳戶支付,這就是信用卡產業的嚴重收入流失。」

除了收入損失,BNPL更對金融機構造成信用風險的盲區。King補充,BNPL目前在美國信用評分體系中屬於資訊黑洞,銀行及風控人員難以掌握消費者的真實負債狀況,這可能導致準貸款、授信決策的不準確,也隱藏了潛在金融風險。

分析指出,BNPL的崛起反映了消費者對傳統信用卡高利率及規則予以抗拒,也要求更透明、友善的消費金融產品。儘管BNPL讓部分族群受惠於小額免息分期,市場仍需警惕分期過度可能導致消費超前,累積隱性債務。未來,傳統銀行勢必得升級自身產品、融入新科技以因應新消費模式。

總結來看,「先買後付」不僅重塑消費金融版圖,也衝擊傳統信用評分及風險管理方式。業界須密切關注BNPL模式帶來的長期信貸行為改變,是否將使美國金融市場出現更根本性的結構變革。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先買後付」席捲美國消費金融!信用卡龍頭警戒,金融格局恐全面重洗牌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研究員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

CMoney 團隊透過 AI 結合股市,每日提供重點股票的新聞事件,期望讓投資人更有效率找到各種投資標的的投資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