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退休,就怕老來沒錢?這 5 大迷思你中招了嗎?專家:工作到老已成趨勢 未來恐不存在「退休年齡」!

小花平台保險+

小花平台保險+

  • 2023-08-07 13:55
  • 更新:2023-10-27 14:37

老人背影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人類平均壽命逐年增長,預期退休年數也逐漸拉長,未來工作到老可能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甚至不再存在所謂的「退休年齡」!以下小花平台為讀者整理 5 個退休準備最常見的迷思,也是「過來人」最想重頭再來的 5 件事!

 

文 / 小花平台保險

 

退休需要多少錢?幾歲才能退休?

前幾天小編與幾個閨密聚會大聊特聊,說到有關退休理財相關話題:「工作到什麼時候才能退休?」、「想要提早退休該準備多少錢才夠?」、「到底該存多少退休金,才能安享晚年?」……,每個人各持己見、各有各的說法,不過,大家都眾口一詞表示,不敢輕易離職,想要多存一點錢,更願意活到老、做到老,也賺到老!從這些「對話」中,小編嗅出不尋常的味道,隨著醫療科技不斷進步,人類平均壽命逐年增長,預期退休年數也逐漸拉長,未來工作到老可能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甚至不再存在所謂的「退休年齡」!

 

工作到老已成趨勢 未來可能不存在「退休年齡」

隨著科技發展與社會變革,不輕言退休或是退而不休,是這幾年來的熱門話題,甚至已然成為社群的熱門話題和一種社會現象;呼應於先前小花平台專題文章已做深入分析報導:《工作到老,已是不可逆的趨勢!該做好哪些準備才能「好命」、財富自由?》、《日本老人 80 歲還在工作,未來可能不存在「退休年齡」…你怎麼想?》,本文將從另一個角度為讀者解析:儘管父母那輩大多計畫 60 多歲退休,絕大多數的千禧世代希望能在 50 歲左右實現財務獨立、退休做自己喜歡的事。

所謂的「千禧世代」,一般是指 1980 年代、1990 年代出生的人,源自美國文化對於某特定世代所習慣稱呼的名稱。

 

5 個退休準備最常見的迷思

不怕老死,就怕老來沒錢!套一句台灣知名作家張曼娟所說:「如果今天是餘生,不想有遺憾!」將這句話應用在退休規劃上,最重要也是最優先的考量就是及早打造財務安全網,同時享有兼具健康與高品質的銀髮人生。以下小花平台為讀者整理 5 個退休準備最常見的迷思,也是「過來人」最想重頭再來的 5 件事:

迷思 1、老了,小孩會養我且有政府提供的勞退就夠了,不用再額外存錢!

反思:《專題報導》勞保破產危機:台幣配美元雙幣別保單,教你聰明自存退休金!

反思:勞保退休金要月領或一次領?勞保局:掌握 3 關鍵退休金聰明領!

迷思 2、只想著幫孩子買足額的保險,卻忽略了自己的保障其實很不足!

反思:理財與保障新觀念:把自己擺在第一順位,照顧好自己才擴及保護家人!

反思:「錢意識」VS.「窮意識」  看有錢人與窮人有什麼差別?跟你想的不一樣

迷思 3、把所有的退休本金全都「放進同一個籃子裡」,妄想可以一夜致富!

反思:《專題報導》「雞蛋別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下半句…你我常忽略的致富關鍵!

反思:還在嚷嚷「存不了錢」?4 個理財地雷年輕人千萬不要碰!

迷思 4、每天習慣喝一杯手搖飲或是拿鐵咖啡,花點「小錢」其實無傷大雅!

反思:吃雞排、喝手搖飲也中槍…變成窮人的 5 個壞習慣,你中招了嗎?

反思:錢都花去哪了?你有「拿鐵因子」?專家:小心,這可能是讓你變窮的兇手!

迷思 5、小心誤觸「小錢變大錢」迷思:認為小錢定時定額就可以累積千萬!

反思:《專題報導》小資族聰明理財:「放大」薪水有撇步,讓你有錢有閒!

反思:《專題報導》趁早學會這 4 種金錢觀,就算不中樂透,晉升小富婆不是夢!

本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任何形式之表示、建議或推薦。

  點我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 line@

line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由 小花平台保險+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鄭丞偉;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小花平台保險+

小花平台保險+

小花平台保險+ 是以會員為核心所打造的保險資訊分享平台 不僅提供量身、良心的專業保險資訊 更提供多元的保險、財經、生活訊息 幫助您了解保險的那一點點事情

小花平台保險+ 是以會員為核心所打造的保險資訊分享平台 不僅提供量身、良心的專業保險資訊 更提供多元的保險、財經、生活訊息 幫助您了解保險的那一點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