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好難懂?財務專家 3 點看出財報真假!林明樟:除了高毛利,注意 2 點讓你避開地雷股!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 2022-05-18 11:54
  • 更新:2022-05-18 16:21

林明樟

 

我們都知道財務報表是了解一間公司的大好機會,但財報的資訊量很大,該從什麼角度去看財報是許多人的疑問。這次我們邀請到超級數字力創辦人「MJ 林明樟」,林明樟曾創立過科技公司、擔任海內外大型企業教育講師,用商業思維去分析財報,培養你的財商!

 

判斷公司好壞 只要看毛利率?

觀察財報的目的是為了從眾多的會計項目中,找到財務指標需要的數據,幫助我們判斷公司的營運情況。其中毛利率(公式:(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營業收入 x 100% )代表一間公司獲利的情況,能幫助我們簡單判斷公司的盈利能力。

毛利率越高就真的代表公司的體質越好嗎?林明樟表示,毛利率被視為「一門生意好壞」的標準,其中的「營業成本」是一個可以注意的重點。一般來說毛利率 > 20% 就是表現不錯,但如果營業成本是營業收入的一半時,這樣營業收入有很大一半都被營業成本吃掉,代表成本被廠商掌控的幅度不小,可能是這間公司需要改進的地方。除非有辦法像鴻海(2317)一樣,雖然毛利率不高,但營業成本只有 3%,這樣也算不錯。

有許多公司 毛利率不到 20%

林明樟透露,如果毛利率 > 20%  就算是表現不錯,在台灣 1700 多家上市櫃公司中,其實不到 500 家有符合這個資格,這代表有近 3 分之 4 的公司一整年都在做白工,就代表這些公司可能經營的相對辛苦。

 

觀察財報 3 重點

長期經營良好

找到長期經營良好的公司,可以降低投資風險,林明樟從不選擇在短期內飆漲的公司,就像這幾年很紅的航運股。長榮(2603)在 2019 年負債比高達 90% ,若不是疫情長榮很可能宣布破產,像這樣高風險、經營不穩的公司盡量不要碰。

如果是一門好生意,毛利就會好,用毛利率衡量這門生意的好壞,當你長期經營良好,負債比低、現金多時,如果獲利遇上困難時,也不會造成公司太大的負擔。

經營項目是重點

「應收帳款、存貨、負債」這 3 項去衡量,公司對於產品的掌握度,如果應收帳款少代表顧客積欠的款項不多,存貨賣的好代表公司販賣能力不差,負債當然不能太多,一但銀行抽銀根,公司可能會面臨破產風險。林明樟提到曾是全球第二大觸控面板廠、營收突破千億台幣的勝華科技 (目前已下市),因為市場傳言勝華可能發生財務危機,銀行就把貸款抽回來,共抽走 200 多億元,最後倒閉。

挑選熟悉的行業 用「常識」幫你一把

林明樟強調,只投資自己看得懂的行業,我們才能夠簡單的去分析。不過,雖然財報很重要,但這只占 60 分,你還需要具備生活常識跟專業知識。像是,有些公司毛利率太高,你就要有警戒心,這可能是「做」出來的。

他舉例,當你的公司「營業收入」突然成長 3 倍,但「營業現金」卻沒有明顯增加,而且「應收帳款」越來越多時,是不是有些怪怪的?或是「毛利率」突然大增,一定要看它是否有新客戶,還是有了不同領域的客群,如果沒有,就有可能是假的。

 

如何避開地雷股?

避免剛上市櫃的公司 選擇大型股

林明樟認為,有些剛上市櫃的公司,可能會因為一時的成功失了分寸、亂了自己的陣腳,甚至有大頭症,覺得自己公司股價值得更高。所以可以選擇一些大型權值股,來避免股價曇花一現的可能。

回溯過去 看極端年份的表現

通常會抓出幾個股價跌幅大、市場表現差的時間點去看,像是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 年網路泡沫化、2008 年金融海嘯、2012 年歐債危機…等等,當局勢不好時,公司如果都還有賺錢就代表公司在團隊管理、經營上都能即時應對,在極端環境下都能活下來。只要耐心等待,一時的下跌都不必緊張。

 

最後,林明樟和我們分享他多年的觀察,他認為市場每 4 ~ 5 年會發生一次大事,如果你是價值投資人就會在這期間,研究財報、找到好公司、專注本業存錢,然後期待大事發生、撿便宜,最後獲利。

 

 

本文為 CMoney 團隊採訪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CMoney 團隊拍攝 / 撰文者:chou;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