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投資理財已經是全民運動,幾乎人手一支股票或基金,但到底該怎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存滿退休金,是令很多人煩惱的,以下,就讓財經作家 陳重銘 老師,教你怎麼存夠老年基金…
文 / Money 錢
高職教師暨財經作家陳重銘存股 20 多年,讓他累積了至少 3,000 萬元的身價,這個金額是許多人心中的退休金目標。小資族應該立即著手規畫存退休金大計,善用股票與債券,有方法、有紀律地投資,只要時間夠長,就有機會把退休金養大!但執行前必須了解:市場會變動、配股與配息收入也不固定,換句話說,每年收益並非固定不變。.
不怕年金縮水,3 招養大退休金
單年度投資報酬率可能有賺有賠,要看的應該是長期年化報酬率,例如年化報酬率 6% 是 10 年平均下來的結果,這 10 年間每年配股、配息金額不固定,有些年度甚至出現價差虧損。充分了解後,才不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影響長期投資的規畫與執行。
手上有多少錢,就可以投多少買股票。
2017 年初,金管會、證交所開放「定期定額買股」,小資族不用存好幾個月的錢才能買 1 張股票,手上有多少錢,就可以投入多少去買股票。定期定額買股和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相似,投資人可以選擇在每個月的固定時間扣款,證券商集合眾人的資金「團購」股票。
定期定額買股更方便
例如有 12 位投資人,每人每月扣款 1 萬元買鴻海(2317),券商就買進 1 張鴻海股票,再分拆成零股分配給這 12 投資人,相較於自行買賣零股得在盤後手動下單,定期定額買股在執行上更方便。
定期定額 ETF 有 3 大優點
如果沒有時間研究基本面或技術面、不知道要買哪家公司股票,可以選擇定期定額買 ETF。定期定額 ETF 有 3 大優點:省去選股難題、自動分散風險、不用考慮買進時間點(價位)。小資族與準備退休金的人,可以把它作投資標的。台灣已有超過百檔 ETF 可供選擇,其中元大台灣 50(0050)是成立最早、最多人買的台股 ETF,小資族可考慮以它當作入門標的。至於想要用基金來準備退休金的投資人,可考慮以全球型股票或全球型債券基金為主,由經理人掌握全球股債市的成長與獲利機會,因為標的夠分散,可相對有效降低投資風險。
早期累積資本,晚期追求資產保護
存退休金可能是長達 30 年的準備過程,越早開始,負擔越輕。以每年定期定額投資、平均年化投資報酬率 6% 為例,如果想在 65 歲退休時有 1,000 萬元,那麼 25 歲開始每年只需要投入 5 萬元,即每月約投入 4,167 元,40 年下來就可以達到目標。40 歲開始做,每年要投入 17 萬元,約每月投入 1.42 萬元;如果 50 歲才開始做,每年就要投入 40 萬元,約每月 3.3 萬元。
多利用時間複利效果,讓退休金越來越大
此外,小資族早期應追求「資產的累積」,利用時間複利效果,加快存退休金的速度,因此應該「把獲利滾入再投資」,也就是不論是收到股息、債息或是賺到價差,都應該再投入股市、債市。如果花掉每次收到的股息、債息及賺到的價差,等於縮減了時間的複利效果,將降低資產累積的速度。積極累積資產直至接近退休前 10 年,亦即退休金準備的晚期,小資族要在資產配置上要保守一點,改以「保護資產」為主,鎖定債券、年金險等可以提供固定收益的工具為投資標的。退休金越早規畫越輕鬆!
看更多「存股」好文,助你實現財富自由:
- 小資族、退休族都愛的「定存股」該如何選? 4 步驟帶你挑出優秀定存股!
- 【定存選股學】他用這 3 指標,篩出 長線定存股!台積電 就是其中一檔 ...
- 買進台積電,鎖進保險箱 ,30 年帶來上億財富!達人陳重銘:存股前,先練習忘掉股價!
- 你是「存股」還是「存骨」?6 大定期定額的 迷思陷阱,小心 越存越慘....
- 流浪教師靠存股,提早 10 年退休!不敗教主:善用「二八法則」投資 ETF,別讓薪水在定存中當死水!
本文由 Money 錢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非本人僅供參考 / 責任編輯: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