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10 月 26 日召開利率決議
可分出 3 種可能的結果!
如果要找一個對歐元前景影響最大的因素,
那就非歐洲央行利率決議莫屬了,
在 10 月 26 日召開的利率決議
更是謠傳可能會討論是否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
我們應該如何來觀察會議帶來的影響
以及接下來歐元的走勢呢?
由於在寫稿當下還不知道答案,
我大略分出 3 種可能的結果,
讓投資朋友可以對照接下來的走勢,
如果發生的變化與事前的規畫一致,
代表市場正走向合理的反應,
也就能夠以此來擬定贏面較高的操作策略。
按照可能發生的機率由高至低說明如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一、宣布明年開始
QE 縮減至一半
這個結論出爐的可能性大約有 50% ,
也可算是一種折衷的選擇,
因為雖然歐元區的經濟看來正走在穩定復甦的道路上,
但其實歐洲央行對最重要的通膨前景並不樂觀,
加上目前歐元已經提前走強,
第 4 季通膨回到 2% 的機會並不高,
貿然有大動作對於經濟與股市都是較大風險。
圖 1 是歐洲央行在最新的經濟評估中所整理的資料,
而紅色圓框處是目前的時間點,
從這張圖可以發現一個重要關鍵,
就是通膨在 2018 年 2 月前都有往下修的空間,
暗示通膨回來的速度沒這麼快,
表示近幾個月還不用因為擔心通膨暴增而必須停止 QE 政策。
因此歐洲央行固然可以未雨綢繆在通膨暴增前預先縮減 QE ,
但若縮減過快可能會導致經濟與通膨再度失速下滑,
所以讓原先每個月購債 600 億歐元的計畫先執行完畢,
等明年再開始執行每個月購債 300 億歐元的計畫,
讓市場了解歐洲央行對經濟前景有信心,
同時又可以把衝擊壓到最小。
二、維持 QE 規模不變
等 12 月再來決定
這個結論的可能性大約 35% ,
概念上也就是所謂的「以拖待變」,
畢竟相對於美國聯準會(Fed)來說,
歐洲央行,或該說歐洲官員們,
決策速度都稍微慢一些,
聯準會升息與否都可以這麼小心了,
歐洲方面多看 1 個半月,
等 12 月的會議再說也是很正常。
只是如果做出這個結論,
歐元很可能會出現短暫的賣壓,
因為市場其實從第 1 季末、第 2 季初
當時油價上攻的環境中,
就已經開始期待歐洲央行要縮減 QE 了,
也在這段時間推高了歐元的匯價,
因此在期待又化成失望的情況下,
短線可能會有拋售現象。
文章繼續 ↓ ↓
--------------------------------------------------------------------------
這 8 檔「產業冠軍股」漲不停
台股高檔 也能安心買進!
最新一期 Money錢11月號
全台便利超商、各大書局現正熱銷中
線上立刻搶購>>贈送599元理財寶抵用劵
--------------------------------------------------------------------------
文章繼續 ↓ ↓
三、QE 只執行到年底
明年結束購債計畫
這個選項出現的可能性大約 15% ,
除了會成為歐洲罕見的一次會議就有結論,
也代表歐洲央行對整個歐洲的復甦相當有信心,
想要跟隨美國、加拿大等國準備重回升息軌道。
在這樣的情況下,
歐元很可能會誕生意外的強攻走勢,
因為這可以說是超出所有人想像的激進作法,
但也由於不再有 QE 資金流入市場,
無論股市或債市可能都要稍事休息。
對於想要買進歐元的朋友來說
利多的支撐力道是第 3 最強、第 2 最弱
所以若是出現第 3 種狀況配合技術面表態走強,
就會是好的投資機會,
從圖 2 也可以發現近兩個多月的時間中,
歐元都在 1.1662 至 1.209 中震盪整理,
表示目前市場也還沒分出多空方向。
因此若歐洲央行放出縮減、甚至停止 QE ,
確認多頭下一次發動的時機就是衝破了 1.209 之後;
但若反過來沒有縮減 QE ,
就可能輪到美國用年底升息的話題來支撐美元,
一旦歐元跌破 1.1662 、甚至 1.161 後,
就建議暫時多觀察少操作歐元,
避免歐元回檔幅度太大,造成損失。
想投資歐元的朋友
還是暫時多觀察少操作
避免回檔幅度太大,造成損失!
現在加入好友【獲得股市 最新消息】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產業研究中心社團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