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退休族有本錢冒高風險嗎?
一名 70 歲退休族,
因為投資連動債,
而在金融海嘯時損失慘重,
甚至連退休金都血本無歸,
不知道未來的日子該怎麼過下去...
年輕人跌倒了,很快就能爬起來;
老年人跌倒了,想要迅速恢復比較難,
因此在理財上,退休族必須更為謹慎。
我建議退休理財以下幾件事不能做...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1. 投資時間不可以太長。
有些商品一買,本金要鎖 6 年、10 年以上,
不適合退休族,
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退休後還能活幾年,
理財商品的流動性一定要靈活。
2. 不可以買槓桿過大的商品。
ETF 越來越受到歡迎,
但小心 ETF 中有 2 倍做多、1 倍放空的產品,
雖然提供投資靈活性,
但退休族若沒有適當管理能力,
最好不要投資有槓桿的 ETF,
以免因波動劇烈帶來風險。
3. 不能只看利息,不管本金,
不管是連動債、雙元貨幣、TRF……等,
大多是固定收息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有些有保息、不保本,有些不保息、不保本。
金融機構最喜歡對定存族推這類商品,
偏偏這類商品風險極高,
實在不適合退休與定存族。
萬一有投資,比重一定要很低。
4. 不能只買單一理財商品。
有些人認為退休理財要省麻煩,
乾脆都買債券或配息產品,
但即使是公債基金,也會受利率波動影響,
而高收益債基金也會受經濟景氣影響。
適當的股債配置加上保留部分現金,
才是最適合退休族的理財模式。
5. 不能過度樂觀,
跟著市場走。
投資人通常在股市創新高時,才有信心買進,
股市創新低時則急著遠離市場,
長期下來,這樣投資績效最差。
身為退休族保本更重要,
最好設定市場投資區間,頻創新高的市場,
應該要逐步降低持股比重,不宜追高。
前一陣子到晚晴協會演講,
發現退休族很關切自己的資金該如何安排,
但很可惜的是,大多數人雖已屆退休階段,
對於投資市場、理財工具的認知還是模模糊糊。
雖然說活到老、學到老,
但投資理財是需要實戰經驗,才能慢慢建立管理能力,
如果可以提早學習,一定能讓退休後生活更輕鬆。
年輕時最大財富不是賺多少,
而是究竟學會多少財富管理能力。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更多勵志人心的故事 ...
推薦這本《Money錢》2017 年 3 月號第 114 期 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