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2022 又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面對去年動盪不安的局勢,該怎麼布局今年的投資策略呢?不管股市再怎麼不安,只要運用「3 層樓投資法」,股市多空都能輕鬆應對,地基打好,行情怎麼變化都沒煩惱!
文 / 林奇芬
2021 年全球股市呈現驚驚漲的走勢,進入 2022 年還可以延續嗎?預測未來是很困難的事,與其猜測行情,還不如擬定有效的投資策略。三層樓投資法讓你進可攻、退可守,有機會戰勝 2022 年的大波動行情。
金融市場難以預測,2020 年底應該不會有人猜到,2021 年股市漲幅第一名是阿根廷,其次是石油與半導體,而倒數第一是智利,此外港股、黃金也是灰頭土臉。每年股市第一名與最後一名都換人當,誰又能預測 2022 年,哪個市場或產業會是贏家呢?
2021 年金融市場贏家與輸家
資料來源:MoneyDJ 網站,統計至 2021/12/27
金融市場總是交錯著各種多空訊息。展望 2022 年,一方面,我們聽到電動車、低軌衛星、元宇宙、節能減碳..,種種對未來無限想像與應用,覺得投資市場充滿機會。但另一方面,我們又擔心資金退場、通膨上揚、成長力道趨緩、本益比太貴、疫情反覆來襲等等風險,覺得投資應該保守應對。
三層樓投資法,多空都可賺
面對 2022 年,究竟該積極、還是保守?投資人總是陷入天人交戰中。但其實最簡單的投資策略是,採取「三層樓投資法」,讓自己進可攻、退可守。
三層樓投資法
三層樓投資法,是我在 2011 年出版的書「藏富-我用基金賺到一輩子財富」中,提出的投資心法。主要概念是,投資理財就像蓋房子一樣,每一層樓擔負不同功能,分層負責,不僅兼顧收益與成長,還能讓房子發揮最大效益。
第一層樓,打好地基,債券基金為主。
第一層樓,是房子的地基,主要著重穩健、低風險。債券基金有固定利息收益,價格波動小,可以當資產的堅實基礎。不過,這幾年全球利率走低,債券收益持續縮水,為了提高收益,建議最好三種債券產品分散持有,包括投資級債、非投資等級債(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等,或是直接持有多元債券組合。這樣的話,既可提高收益也可降低風險。
第二層樓,加速累積財富,定期定額買進股票型基金。
股票長期投資報酬率遠高於債券,若想要累積財富,股票型基金不可少。以長期投資趨勢來看,美股是表現最好的股市,但近年台股表現也不遑多讓。若想要分散持有更多市場,也可考慮選擇全球型股票基金或是亞洲區域型基金。
然而股市投資風險較高,建議股票型基金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著重於長期資產累積,不受短期市場震盪影響,而能堅定執行投資紀律。
第三層樓,賺取機會財或避險。
金融市場有時會出現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有時也會出現重挫的大風暴,若可以保留部分資金彈性操作,不僅可賺取機會財,也可降低風險。
舉例來說,2020 年初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時,股市都出現恐慌性重挫,此時若手上有資金就可以逢低買進,掌握之後全球央行撒錢後的大反彈行情。又如此時 2021 年底,全球股市都處在相對高位,投資人進退之間糾結不已,此時也可考慮部分資金先行落袋為安,持有現金暫時觀望。甚或是萬一市場出現重挫時,也可考慮投資反向ETF,作為避險策略。靈活的資金操作,讓整體資產管理更有彈性。
三層樓投資比重,視個人狀況調整
投資人可以將自己的資金分為三部分,兼顧收益、成長、與機會。資金比重可因人而異,年輕人、積極型投資人,第一層樓比重可低一些,第二、三層高一些。退休族第一層比重高,二、三層比重低,甚或不投資第三層也可。但設定好適合自己的比重後,就要嚴格執行,不要受到市場波動太大的干擾。
進入 2022 年,各家金融機構預測大不相同,但大家同樣的共識是,2022 年會是波動震盪起伏極大的一年。過度樂觀或過度悲觀,都不是好的對策,反而是採取三層樓投資法,一樓與二樓,可以讓資產更為穩健地度過波動階段,而三樓的機會財,是要退場觀望還是要順勢操作,就看個人自己選擇了。掌握三層樓分開管理的策略,應該就可以更輕鬆地面對變數很多的 2022 年。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歡迎加入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http://www.facebook.com/mrsmoney888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抱緊處理!台積電帶頭領軍 20 檔 5G 受惠股,專家精選 這 5 檔!
- 39歲工程師持股 7 年特斯拉,報酬率飆破1200%…今以台幣 3.4 億元穩穩退休!
- 玉山金、兆豐金還在睡?4檔「金融股」先回神了!外資陸續布局,這檔單季漲幅 竟高達 23%!
- 股市大崩盤!有哪些前兆?回顧歷史上 5 大股災,最慘的 竟跌了 89%!?
- 年終獎金 自己賺!他靠股息每月再添 18萬收入,「造訪幸運」投資心法大公開!
( 圖:shutterstock,非本人僅供參考/ 責任編輯:Andy ;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