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相場師朗
陸續看過上漲、下跌,
最後剩下的就是「平盤整理」時的價格變化。
我們投資人都是在
無法預料明天的狀況下交易。
為了鎖定「平盤整理時的動態」,
就得事先了解此刻整理行情
(也稱為「箱型整理」或「震盪行情」)
究竟是什麼狀況。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如果事先告訴你,
走到對面牆壁之前會有三處陷阱,
只要小心翼翼地走過去,
或許就有辦法順利避開陷阱。
不過,若是完全沒有事先提醒陷阱一事,
再厲害的行家也會一不小心掉進去。
換句話說,
及早察覺到現在的走勢
可能是平盤整理,
就能避免在整理行情這個陷阱中
造成損失的風險。
意思是說,
整理行情時的買賣策略
和上漲行情、下跌行情時
有著一百八十度的天差地遠,
要是不小心誤判,採取「漲上來了買進」
「看到下跌賣出」這種趨勢行情的交易手法,
很可能會變成
「以為要上漲了而買進,結果下跌」
或是「以為要跌了賣出卻又上漲」,
簡直就像狠狠地來回挨了好幾記耳光。
在上漲行情中,
理論上是該一旦上漲就買進,
但在整理行情中上漲之後會立刻下跌,
應該上漲就賣出。
下跌行情,
理論上是要一旦下跌就賣出,
但在整理行情中,下跌之後會馬上上漲,
原則就要變成一旦下跌就買進。
要是誤判現在是
趨勢行情或是整理行情,
就會落入陷阱。
首先要了解這個道理。
那麼,整理行情究竟是什麼時候會出現呢?
就在股價一下上漲,一下下跌之後的時間點。
先要有價格大幅波動,股價上上下下的時期之後,
才會有像是風暴過後的風平浪靜般,
進入稱為「整理行情」的小幅震盪。
股價要是上漲或下跌得太快,違反速限,
就會有交通警察鳴笛要求停下來。
如果懂得這個道理,
在上漲或下跌行情的過程中,
就能及早以「終究會出現整理行情」的角度,
去觀察價格變動。
就均線來看,
20 日線上漲,加上 5 日線也上漲,
是上漲的走勢。
上漲持續一段時間後,
5 日線終究會下跌,觸及到下方的 20 日線。
這樣的觸及不僅一次,
接連出現兩、三次之後,
也就是 5 日線頻繁接觸到 20 日線時,
就可以開始懷疑是不是出現整理行情了?
5 日線一旦開始上下小幅震盪持平,
先前上漲的 20 日線也會從上漲轉為持平。
這麼一來,5 日線夾著持平的 20 日線,
像心電圖一樣上上下下,
就會形成整理行情中特殊的「上下扭動」的動態。
(編按:為了方便大家對照圖片閱讀,小編又把上圖複製一次了喔)
將這一連串的過程用圖 9-1 做個整理,
若是最後的「蠕動」「扭動」持續下去,
就會是很明顯的「整理行情」。
一旦形成「整理行情」,「一上漲就買進」這套
在上漲行情中的成功模式就不適用了。
若以為股價超越了前一波高點,
應該還會繼續強勢上漲吧而買進,
結果力竭轉為下跌就虧了。
因此,這裡必須先將思考方式
做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調整,
切換到整理行情特殊的買賣策略,
也就是雖然稍微超越了前一波高價,
但一旦出現黑線就賣出。
尤其從趨勢行情剛轉入整理行情時更是道難關。
接下來會持續強力的趨勢行情,
或是上上下下的整理行情呢?
在這個階段,由於狀況曖昧不明,
經常就連股市裡的老手也會受騙。
5 日線觸及 20 日線
是最初的訊號
主要以均線來參考時,
可以懷疑之前的上漲行情
搞不好已經轉為整理行情了,
就是在 5 日線與 20 日線都上漲的狀況下,
先是 5 日線轉折,然後一次、兩次、三次,
一而再、再而三地觸及到 20 日線。
圖 9-2 是‑Oriental Land 的日線圖,
線圖左側持續上漲的股價
到了圖表中間時進入整理行情。
以均線的動向
來找尋變化的「前夕」
發現在圖上的 ❶ 先看到 5 日線
逐漸接近又遠離 20 日線。
這是上漲行情中的「分歧」訊號。
換句話說,在這個階段懷疑是整理行情還言之過早。
不過,5 日線並沒有漲破前一波的高價,
接著又跌破 20 日線,
在 ❷ 時就該懷疑「這搞不好是整理行情?」
但結果,這也是一場白操心,
股價持續上漲,
而下一個強力的整理行情前夕的訊號,
就是在下一個高價沒能突破前一個高價的 ❸。
接下來到了 ❹,5 日線跌破 20 日線,
終於連 20 日線本身也從上漲「躺下」,轉為持平。
來到這個狀況,任誰都看得出來是整理行情了。
「5 日線多次觸及甚至跌破 20 日線」
→「股價沒有突破高點」
→「終於連 20 日線也轉為持平」
這就是股價從漲勢轉為整理行情的步驟,
請務必牢牢烙印在腦中。
所謂「整理行情」,
指的是股價在「一定範圍內」上上下下的狀況。
要進入整理行情,
首先,必須要出現「股價無法突破前一個高點,
但也不會跌破前一個低點」的現象。
在定出「上漲到這裡一定會下跌」的「上限」,
以及「跌到這裡就會很奇妙地反彈上漲」的「下限」之後,
這才算是真正進入整理行情。
來到這裡,就可以擬定買賣策略,
也就是達到上限就賣出,跌到下限就買進。
圖 9-3 跟前面一樣,是 Oriental Land 的日線圖。
要找出整理行情,
建議養成以高價點或低價點
為起點畫橫線的習慣。
❶ 的高價在之後又被打破紀錄,
因此還是在上漲行情。
不過,❷ 的高價之後並沒有創新高,
就結果而言成了整理行情的上限。
當然,在 ❷ 的時間點還不能確認這一點。
不過,當 ❹ 的黑線出現
而且沒能突破 ❷ 的高價點時,
就可以將 ❷ 的這條線視為上限。
❸ 的低價被刷新之後
依然在上下震盪,
因此這裡並不是下限。
不過,到了 ❺ 的低價點反彈上漲,
有機會成為接下來整理行情的下限。
然後,❻ 的黑線剛好在 ❺ 這條線止跌,
這下子就能確定低價點 ❺ 是整理行情的下限。
(編按:為了方便大家對照圖片閱讀,小編又把上圖複製一次了喔)
只要定出了上限、下限,接下來就簡單了。
只要反覆接近下限就買進,
接近上限就賣出的操作就行了。
在圖中 ❼ 的「下半身」訊號買進,
雖然 ❽ 是長紅線,
但到了 ❷ 的上限,可以先賣出一點試水溫。
果然,接下來跌到 ❺ 的低價點,策略成功。
總之,進入整理行情後,
暫時性的也無所謂,
趁早找出股價的上限、下限,
就能當作獲利的根本。
整理行情「下一步」的交易技術
整理行情不僅會出現「上漲→平盤」的高價區,
也會出現「下跌→平盤」的低價區。
此外,也會出現「上漲→平盤→再上漲」
這類趨勢行情的過程。
無論如何,在整理行情之後,
上限或下限一旦遭到突破,
必定會出現上漲或下跌行情。
而接踵而來的上漲或下跌行情,真的很好賺!
因此,緊接著整理行情後
必定會出現的趨勢行情,
在交易時也該納入考量。
圖 9-4 是 Oriental Land 的線圖,
跟先前相反,在持續下跌後,止跌形成整理行情,
接著再打底後反彈上漲。
從下跌行情轉為整理行情前夕的時間點,
就是在 ❶ 時 5 日線與 20日線交錯,
一度止跌的地方。
接著,❸ 的低價並未跌破 ❷ 的低價;
相對地,❺ 的高價也沒有超越 ❹ 的高價,
在此定出了下限與上限,正式進入整理行情。
在 ❻ 的長黑線雖然跌破 ❷ 的低價點,
但到了 ❼ 又再次回歸。
考慮到整理行情還在持續,
記得「一下跌就買進」的話,
在 ❽ 這根長紅線之前的整理行情範圍內
都能夠順利獲利。
在 ❽ 突破了整理行情的上限後,
就該想到「這下子要轉為上漲了?」
一度下跌後,❾ 的長紅線突破整理行情的上限,
對5 日線形成了「下半身」的線型。
沒錯,這是很明顯要進入上漲行情的訊號。
到了 ❾ 的時間點,
勝負關鍵不在於賣出,而是買進。
整理行情和單向不斷上漲或下跌的趨勢行情不同,
股價只會在小範圍中上下震盪。
因此,要以在整理行情的上限賣出,
下限買進的原則,
採取多次來回買賣的策略。
基本上像是第一批的下跌
賺星期天去外面吃大餐的錢,
下一波下跌是兒子的補習費,
下一次上漲是⋯⋯類似這樣每次賺點小錢,
積少成多,來作為此時交易的基本策略。
圖 9-5.A 是圖 9-4 Oriental Land 日線圖的放大圖。
當下跌行情即將轉向整理行情時,
首先,就從股價沒有跌破前一波低點,反而上漲開始。
圖 9-5.A 中 ❶ 根長紅線對 5 日線形成「下半身」訊號,
在心情上即使不想買進,
依照相場式的交易法就是該買進的時機。
下限定出來之後再來尋找上限,
由於在 ❷ 的小黑線下跌,
可以判斷來到 ❷ 的上影線最高點附近
可能就是整理行情的上限。
這麼一來,在 ❸ 的「反下半身」應該要積極賣出。
到這裡一直是下跌行情。
因此,即使股價一度止跌反彈上升,
也很可能還沒進入整理行情,
而是持續下跌行情。
換句話說,在 ❸ 的「反下半身」也可能是
再次進入下跌行情的訊號。
因此,從下跌行情轉向整理行情時,
相較於「跌下來就買進」,
反倒是「漲上去就賣出」是更安全的交易方式。
如果下限買進的部位是「0—1」,
上限賣出就以「2—0」來布局,
也就是保持放空是買進的兩倍數量來交易,
針對上漲與下跌採取強度不同的交易方法。
接下來,看下一頁的圖 9-5.B 會看到在整理行情中
下限的稍微上方出現了 ❹ 的黑線。
在這裡試探性的買進,
等到 ❺ 的「下半身」出現後可以繼續加碼買進。
定出整理行情的上限與下限後,
接下來就重複這些基本原則來交易,
像是「股價一旦達上限,即使收紅也試探性賣一點,
之後在『反下半身」出現時追加賣出」
「股價一旦達下限,即使收黑線也試探性買一點,
之後在『下半身」出現時加碼買進」。
繼續看下去,❻ 雖然有一根長紅 K 線,
但上影線接近高價點的上限,
可以試探性的賣出也無妨。
或是到了隔天確認開盤價下跌再賣,
等到 ❼ 這根大黑 K 線時脫手。
接下來,❽ 的紅 K 線出現在整理行情的下限,
即使沒有出現「下半身」的訊號也要買進。
(編按:為了方便大家對照圖片閱讀,小編又把上圖複製一次了喔)
❾ 的黑線是股價沒有上漲到箱型整理的上限,
卻再次下跌的局面,但這是「反下半身」訊號,
可以毫不猶豫賣出。
雖然是整理行情,股價也未必會走到箱型整理的
上限或下限之後再反轉。
事實,多半是在箱型範圍中上上下下,
這時候就倚賴對5 日線出現的
上「下半身」及「反下半身」訊號,
來找出適當的買賣時機。
來到 ❿ 稍事停歇,回到低價點,
理論上即使收長黑線也要買進。
豈料接下來繼續下跌,終告失敗。
人生漫長,畢竟有成功也會有失敗。
失敗時設法停損也是做法之一,
但此時以「多空對沖」觀望也可以。
在 ❿ 的大黑線買進,設定「0—1」的部位,
在 ⓫ 的黑線發現「啊,失敗了!」時,
再重新放空,設定部位為「1—1」。
這麼一來,即使股價在整理行情的下限連收幾根黑線,
也可以在損益平衡下暫且觀望後再做決定。
有時,股價會在 ❼ 的黑線出現「反下半身」,
並明顯跌破整理行情的下限及 5 日線,
如果認為「可能會再次從整理行情回到下跌行情」而追加放空,
部設定位為「2—1」也可以。
結果,並沒有出現預期的「進入下跌行情」,
⓬ 的紅線形成「下半身」。
在這裡,因為「果然沒有進入下跌行情」
而先將部分追加賣空的量出清,部位操作為「1—1」。
接下來,股價竟然在 ❽ 突破了整理行情的下限,出現紅線。
「這下子整理行情的反彈上漲復活了!」
判斷之後立刻將先前試水溫的放空部位結算,
成為「0—1」,切換為只有買進的部位。
總之,在實戰交易時最重要的就是,
不要執著於一時的失敗,
變得過度悲觀而陷入無法思考的窘境。
想想「失敗為成功之母」,
採取相場式「部位操作」來彌補失敗的損失,
以多空對沖的做法來等候下一個機會。
(編按:為了方便大家對照圖片閱讀,小編又把上圖複製一次了喔)
結果持續反彈上漲之下,
在 ⓬ 終於出現了精彩的長紅線。
這時在下一個黑線時,暫且脫手,
以「0—0」來稍微觀望,
不需要隨時持有部位也無妨。
股價已經突破了 整理行情的上限,
而且不僅 5 日線連 20 日線也轉為上漲,
「這算進入上漲行情了吧?」
接下來就可以這樣的角度來觀察價格變動。
在 的長紅線之後,股價一度下跌到
整理行情的上限以下,但接著 ⓯ 的長紅線
不僅突破整理行情的上限,
而且出現了「下半身」線型。終於來了!
在 ⓯ 的這根「閃閃發光」的長紅線,
不僅是整理行情告一段落的訊號,
也是以 ⓯ 的黑線附近為起點的
上漲行情中「分歧」線型的訊號。
整理行情的最後一段,
和接下來趨勢行情的開端,
兩者一定會有一段重疊期。
要養成習慣,
一旦股價突破整理行情的上限或下限,
就開始懷疑「這是不是趨勢行情一開始的階段?」
因為,畢竟最容易賺錢的不是整理行情這一段,
而是之後進入的「趨勢行情」。
作者: 相場師朗
出版社:今周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