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檢視模式:
  • 發佈日期
  • 文章標題
  • 瀏覽人次
  • 收藏
  • 分享
10月 2024年21

自信擺脫壞習慣!心理師教你6步驟輕鬆改變行為

【我們想讓你知道】
你也有想改卻改不掉的不良習慣嗎?改變行為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透過專業心理治療師的指引,只需掌握6個階段,就能逐步走出壞習慣的陰霾,重拾自信,迎接更好的自己。從抗拒到成長,你也可以輕鬆做到!
(內文摘自Tammi Miller《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繼續閱讀...
10月 2024年18

均線糾結是起漲點? 用這 8 招找到飆股買賣點!

【我們想讓你知道】
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曾經說過:「在非理性的世界中進行理性的投資,將造成天大的災難。」朱家泓認為:「技術分析是理性與非理性交易的結果,真實反映市場的現況。只要你把錢投入股市,情緒就開始如影隨形,所有的緊張、期待、憂慮、恐懼都隨之而來,會嚴重影響行情判斷及交易的決策, 而影

繼續閱讀...
10月 2024年8

投資致富的關鍵是「存錢」 只會賺錢不會存錢當心「富」不久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許多人投資常想打敗大盤,但其實投資獲利的關鍵是「存錢」。存錢和賺錢是兩種不同的技能,創業時你可以運用「賺錢」技能積極冒險,但投資時則需運用「存錢」技能保守以對。

撰文:張修修

繼續閱讀...
9月 2024年24

購屋族鬧錢荒,借信貸補缺口 小資女成本最高,60+男性信貸利率竟最低!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央行祭出限貸令,購屋族鬧錢荒,除了賣股換現金,也不少人試著要尋求信貸補缺口。觀察聯徵中心今年4月最新信貸資料,目前有170萬人背信貸,借款金額高達1.2兆,其中男性申貸者的占比高達58.4%,女性則為41.6%。進

繼續閱讀...
9月 2024年23

99%的人都不知道的致富攻略 過上「富裕人生」的4個關鍵數字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很多人都說要財務自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卻只有不到1% 的人會花心思把自己的財務現況搞清楚並確實規劃。不要覺得「富裕人生」離自己很遠,只要願意開始就有機會達成。

撰文:張修修

繼續閱讀...
9月 2024年20

清流君 8年級財經YouTuber 閒錢All in指數化投資 不上班也有錢!

  • 最後更新於 
    2024.9.20 18:33
  • 瀏覽人次 :
    6722
  • 撰文者:
  • 標籤:

撰文:李亞珊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時常收看財經節目的人對清流君一定不陌生,身為8年級知名財經YouTuber之一的他,透過回測數據和大量資料來解析投資時事,並以不怕「血流成河」的犀利話鋒為個人風格。

繼續閱讀...
9月 2024年17

薪資遠不如理工科系畢業生 文組窮忙怎翻身?人力銀行揭露1做法挺進高薪產業

文:1111人力銀行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理工科系畢業生薪資遠超車文組
AI的崛起已成為科技業的一大趨勢,不但帶動產業轉型,人才需求也出現位移,根據美國的薪資報告顯示,年收入最高的族群多集中在「STE

繼續閱讀...
9月 2024年13

語文成績好和數學成績好的孩子,究竟誰更聰明?

【我們想讓你知道】
如何開發孩子的智力,讓他變得更聰明,是許多父母關心的問題。哈佛大學的多元智慧理論指出,人的智力包含多個層面。理解這些不同智力的構成和發展,不僅能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也能讓家長在不同階段做出適當的教育引導,從而讓孩子在未來選擇最合適的發展方向。
(文/

繼續閱讀...
9月 2024年13

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區別?碩、博士學位該如何選擇?

【我們想讓你知道】
無論是升大學、選專業,還是考慮出國留學深造,這些問題常常困擾年輕人及其父母。要解答這些疑惑,首先要理解不同教育階段的差異。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各有不同,基礎教育強調全面發展,而高等教育則更加專業化。這篇文章將幫助你從根本上理解教育的目的,讓你或你的孩子能夠在

繼續閱讀...
9月 2024年13

理性與經驗之間的抉擇:成功投資人的必修哲學課

【我們想讓你知道】
理性主義 vs 經驗主義:如何在知識獲取中選邊站?
我們的生活和成功往往取決於這些方法論的選擇與應用。哲學不僅是關於世界的本質,還關乎我們如何認識世界。從17世紀開始,西方哲學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專注於如何獲取知識與理解他人,這引發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對立。理性主義依

繼續閱讀...
我們每天都會在專頁發佈精選的文章!
按個讚吧,保證不會令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