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上班族工作壓力大或經常熬夜,
頭痛就容易發作;
但是,你知道嗎?
引起頭痛的原因,
與胃的強弱也有關。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因為中醫認為,
胃不好不但會頭痛,
而且還會眼睛疼痛。
如果胃不好,
胃有積熱或者胃氣上逆的時候,
就很有可能引發眼睛痛或者前額痛。
胃不好,往往出現前額痛
引起頭痛的原因有很多,
而且都與臟腑相關,
包括:壓力、飲食、月經症候群、
疾病導致、高血壓、
肩頸痠痛誘發的頭痛、
睡眠不足導致頭痛等,
以及容易被忽略的是胃,
胃不好,
頭痛往往在前額部,
此與陽明經有關,
而陽明經對應的臟腑即是胃。
至於為什麼是前額痛?
因為胃經經過目內眥,
並沿著髮際線到達頭維穴,
所以經常遇到的前額頭痛,
大多都是胃經有問題!
熱愛中醫的經濟碩士,
同時喜歡漫畫的懶兔子
在其新書《醫本正經:漫畫秒懂中醫》中,
以淺顯易懂又輕鬆的方式帶領大家進入中醫
世界,目前粉絲接近 500,000 人次,
還被網友票選為「十大國學公號」之一。
先來看一下懶兔子所繪胃經的暴走路線圖:
循行部位起於鼻翼旁(迎香穴),
挾鼻上行,
左右側交會於鼻根部,
旁行入目內眥,
與足太陽經相交,
向下沿鼻柱外側,入上齒中,
還出,挾口兩旁,環繞嘴唇,
在頦唇溝承漿穴處左右相交,
退回沿著下頜骨後下緣到大迎穴,
沿下頜角上行過耳前,
經過上關穴,沿髮際,到額前。
因此,如果胃不好,
胃有積熱或者胃氣上逆的時候,
很有可能就會引發眼睛痛或前額痛。
那麼一般情況下,
什麼時候會引起前額痛呢?
有胃火的時候。
胃中有積熱,循經上攻。
先從鼻入齒,引起牙痛。
但是要是本身牙齒質量過關,
牙齦抗攻擊能力比較強,
那牙齒就沒事兒,
邪火直接上攻到頭部,
引起前額痛。
伴隨著這種頭痛的還有口氣熱臭、
口乾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
這時候如果僅治療頭部疼痛,是沒用的,
因為病根在胃火。
唯有清熱涼血才能消除此類的頭痛,
建議使用「清胃散」和「玉女煎」。
【清胃散】
生地黃三分( 6 克)、當歸三分( 6 克)、
牡丹皮半錢( 6 克)、黃連六分
( 9 克,夏月可雙倍)、
升麻一錢( 6 克),水煎服。
方劑來自《脾胃論》,
劑量僅供參考,
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苦寒瀉火的黃連可以直折胃腑之熱,
升麻清熱解毒,
治胃火牙痛,
同時可以升散透發鬱遏的伏火。
牡丹皮涼血清熱,
當歸養血活血,
合牡丹皮可以消腫止痛。
適應證為:
牙痛牽引頭痛、口氣熱臭、
舌紅苔黃、唇舌腮頰腫痛、口乾舌燥、
牙齦紅腫潰爛、喜冷惡熱。
【玉女煎】
生石膏三至五錢( 9 ~ 15 克)、
熟地三至五錢或一兩( 9 ~ 30 克)、
麥冬二錢( 6 克)、知母一錢半( 5 克)、
牛膝一錢半( 5 克),水煎服。
方劑來自《景岳全書》,
劑量僅供參考,
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石膏微寒,
善清胃熱而兼生津止渴。
熟地滋補腎陰,清火壯水。
知母助石膏清胃熱,而止煩渴。
麥冬清熱養陰生津,
牛膝引熱下行,
且補肝腎。
適應證為:
胃熱陰虛證。症狀如頭痛、牙痛、
煩熱乾渴、舌紅苔黃而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ㄆ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