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肩負著4000公里遠的教育夢想,她說:人生變得太簡單,那或許也是種「貧窮」!

Luke

Luke

  • 2017-03-23 18:10
  • 更新:2017-04-06 15:32
  • CM

唐青,肩負著4000公里遠的教育夢想,她說:人生變得太簡單,那或許也是種「貧窮」!

(圖/shutterstock)

 

溫柔的音樂、暖黃色燈光,

四處可見破舊的木櫃、帶有古味的木椅,

二手衣物、書籍、碗盤與小物都被妥善地整理好,

這裡是唐青古物商行,

一間隱藏在城市巷弄的二手家具行。

 

然而,

這間溫馨舒適的小店面,

背後卻扛著一個龐大的夢想。

老闆娘唐青,

從小就愛撿路邊別人不要的舊家具,

她的這個小習慣,

卻成為距離台灣 4000公里的西藏中,

許多孩童與青年們生命中的支柱!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唐青 從小就愛撿舊家具

她說:東西都好好的,還能用呀!

家具舊了、換了,

一般人總是想趕快丟掉,再買個新的,

但對於唐青來說,她卻十分珍惜,

她從不把它當作垃圾,

而是人生中一個意外的相遇,

唐青笑著說:「這些東西都還好好的呀,

很漂亮,還能用啊!」

 

唐青從小學二年級開始,

就四處撿拾舊家具,而家人卻十分反對,

每當她一撿回來,媽媽就皺起眉頭,

「撿這些垃圾回來做什麼?」再把家具給丟掉。

一直到她到台北工作後,

租來的房子裡,全是她撿別人不要的家具,

甚至連陽台中的玫瑰花、仙人掌也都是。

 

 

一次到藏區教英文的旅程

她發現藏族孩童 極度渴望學英文 

就在 15年前,唐青在外國友人的邀請下,

一起到四川省的藏族自治區教授英文。一開始的她,

對藏區的印象只停留在課本所上教的:

游牧民族、糌粑與氂牛。

到了當地,唐青發現他們是多麼地渴望學習,

這些孩童一心地認為,

只要學好英文就可以翻身,

甚至有學生就算身受重傷,

也是白天來上課,晚上再回到醫院。

 

 

台灣人可能只把 學英文當「興趣」

唐青卻看見藏族 把這當「夢想」 

「我好不甘心!」

有時候唐青會與藏族人聊天,

他們口中的字字句句都透露出,

非常希望能為自己的土地做點什麼,

卻又會覺得自己太落後、太封閉,

知識、能力、金錢,沒有一樣是足夠的。

這讓唐青感到既惆悵又無奈,

「他們的學習動機是那麼深,可是機會

卻是那麼的少,就覺得非常的不甘心。」

 

 

唐青人生都還十分不穩定

她很惶恐,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回到台灣後,唐青內心非常糾結,

一方面了解藏區的問題非常龐大,

另一方面自己又面臨人生的轉捩點,

剛從輔大傳播研究所畢業,

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與未來是否穩定,

她感到茫然,

自顧不暇的她,能為西藏的做點什麼呢?

 

再微小的力量,唐青都願意去努力

她靠撿來的二手家具,義賣與募款

唐青開始辦起跳蚤市場,義賣她撿來的家具,

她也到社區張貼廣告,鼓勵居民把東西捐過來,

曾經兩天內就募得了 13萬。

唐青用她微薄的力量,以她自己的方式,

一年舉辦一次,做到她對西藏的承諾,

而她的善意,維持長達了15年之久。

 

 

唐青 一年又一年前往西藏 

卻引起家人的反彈

然而,一年去一次西藏,

也讓唐青的家裡開始產生反彈。

媽媽總是覺得唐青的生活,

不是一個安穩的人生,

搞得好像西藏才是她的家,

媽媽也不認為唐青做的事有任何價值,心中非常介意,

甚至介意到吃不下飯變得非常瘦弱...

 

媽媽的朋友 甚至打給唐青

「妳知道你媽變成什麼樣子嗎?」

媽媽那時瘦弱到朋友打電話給唐青說:

「妳知不知道你媽媽變成什麼樣子?」

她十分難受,那年,

因為志工與募來的款項都齊全,她也還是去了西藏。

心中卻想著,「去完這年,應該就結束了吧。

不然再去下去,就太對不起家人了...」

這樣的善意面臨了困境,

放棄的念頭,在她心中越來越穩固...

 

 

一封來自學生的信 鼓舞了唐青

給了她堅持下去的動力

但是,後來她收到一封來自學生的信,

內容寫著:「當我知道妳要走的時候,

我哭了一個晚上,或許等妳回到妳的大城市時,

也許會忘了我,不過我不會怪妳,

我只希望妳能記得我,

因為妳的出現,

讓我知道我的存在是精彩的。」

 

這封信給唐青一個很大的感觸,

她堅定地說:「妳當然可以放棄,

但放棄之後,妳也不知道妳失去了什麼。」

這讓她再次勇敢地堅持下去。

 

 

她不惜放棄當英文老師 

更開了二手家具行 繼續為藏族努力

唐青知道自己不能一直孤軍奮戰著,

也不能像煙火一般,

突然給藏區一筆金錢後就消失。

原本是英文老師的她,

決定放棄了一個安穩、前途光明的路,

轉而創立唐青古物商行,專注於二手家具買賣,

用她最擅長也是最喜愛的方式,為西藏盡更大的心力。

唐青解釋著:「教英文是很穩定,也可以預期,

但人生變得太簡單,

那或許也是種『貧窮』。」

 

她決定不要對不起未來的自己,

勇敢踏出嘗試的第一步!

唐青古物商行就這樣成立了,

店裡的所得,扣除營運開銷,

年盈餘的30% 拿去做公益,協助藏區就學。

 

 

在這之中 她漸漸理解

不停地給錢,只會造成依賴

而在唐青馬不停蹄地幫助著西藏之中,

她也對這樣資助與教學的行為有所體悟。

她發現,其實一直捐獻資金給西藏,

反而會造成一種依賴。

不停地給,他們愈會覺得理所當然,

然後徹底扭曲了價值觀,

忘記自食其力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他們不是受害者,

大家都是平等的人,不要再弱化他們。」

近年來,唐青也著手於各種與金錢無關的活動,

與當地的朋友一起創立了一個品牌叫「Shangdrok北方牧人」

為的不是賺大錢,

是讓那些與她一同成長的青年有份工作,

帶著上百位藏人聚集在工坊裡,

將當地氂牛的毛加工後,

製作成各種美麗的手工藝作品。

 

 

現在的唐青古物商行,也不僅止於募款幫助藏族,

更是在販賣二手家具時,

試著讓客人看見老家具的美,

喚起台灣對環保回收再利用的意識。

 

唐青憑著一股熱血的浪漫主義,

以她小小的力量,為偏鄉地區盡心盡力,

15年來變得更加成熟、圓潤。她說,

或許我們的努力只是滄海一粟,

但重點在我們開始了,而且我們持續在做!

 

 

採訪當天,

唐青身穿一件二手黑色毛衣,

可見老舊的物品總是帶給她無比的感動。

唐青古物商行真的是一個讓人非常舒適的地方,

根本不像一個商店,

每一個物品,都搶著訴說著他們的故事。

採訪當中,聽著她的故事,

我彷彿也到了西藏一趟,

當中還有好多故事值得講,

但礙於篇幅,只好忍痛刪掉了...

身處在台灣,也常常看到許多弱勢,

總是覺得自己幫不了什麼,

但看著唐青,憑著一己之力,

願意為藏區的居民們犧牲奉獻,讓我十分感動,

即使微小的一個動作,也是非常有幫助,

因為那都會深深烙印在他們的心中,

今天如果換成我是藏族,我也會非常感謝唐青的出現!

 

(本文為 CMoney編輯 / 李育維 採訪報導,

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

 

我的人生 我的選擇」延伸閱讀:

我們報導 各行各業出色的人物

以及每個 用力生活的台灣人。

希望能讓遇到挫折的你,

因為我們的報導 而重新擁有力量!

 

和「我的人生 我的選擇」成為 LINE好友

讓我們為你傳遞更多 正向人生

也讓好故事 陪伴你的每一天~

Luke

Luke

關鍵字: 永和、神奇寶貝、電影、鋼鐵人, 然後...非常貪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