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本文作者:佐藤大
我發現自己最近
「只能硬著頭皮去做」的情形愈來愈多。
就像我受邀幫雜誌《ELLE DECOR》
每個月撰寫六頁的專欄,
從敲定訪問對象、翻譯、執筆到繪製插畫,
甚至連攝影也希望自己來。
但要一邊採訪、
一邊像高中女生那樣「自拍」
著實有困難,
還是必須請專業攝影師幫忙,
所以拿到的稿費也就得扣除攝影費用了。
逼自己去做!
受訪對象不乏世界著名的設計師,
將約莫一小時的訪談內容寫成對談報導。
或許因為我和對方是同業,
對我的心防也就沒那麼高,
應該說根本沒了心防,
也就很自然地脫口而出
平常在媒體不會提及的敏感話題。
當然我也很樂在其中,
而且為了讓採訪氣氛更好,
當採訪的是大師級設計師時,
我會試著用比較「空靈」的口吻交談;
若採訪的是個性比較熱情的設計師,
我會試著以「關西腔」口吻交談,
因應各種情況來調整。
「總之先試試看」的情形,
往往會有新發現。
本來以為要是受訪對象不會日文,
就算內容提及敏感話題也不會出什麼亂子,
問題是這本雜誌發行
全球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
各國紛紛提出
「希望這篇報導能翻譯成我國語言,
刊登在我們的雜誌」的請求。
這怎麼行啊!
絕對不行。
因為要是被受訪者看到
我寫出一些他們平常不會輕易吐露的事,
肯定會惱羞成怒〈笑〉。
像這樣姑且不論自己行不行,
「總之先試試看」的情形,
往往會有新發現。
死守自己的專業,
才能成為佼佼者。
世界一流設計師的共通點,
就是非常清楚自己拿手的領域,
不太會做出「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正因為他們擁有「只有這個,
我絕對不會輸給任何人」的自信,
死守自己的專業,
才能成為佼佼者。
所以「凡事都想嘗試看看」的我,
還得多多磨練囉!
之所以會有此感觸,
是因為現在我每個星期日
在J-WAVE 主持廣播節目。
只能憑藉聲音傳達設計的魅力,
而我又不是那種能言善道之人,
對此頗為苦惱。
雖說如此,我還是告訴自己,
這份挑戰一定能以某種形式
為自己的設計注入一股活力......
所以還是期許自己勉力一試。
「只能硬著頭皮去做」
也是發現課題的機會
雖然我覺得「什麼事都想試試看」的自己,
還得要多磨練,
但我發現若是不清楚自己擅長的領域,
或是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只能硬著頭皮去做」
反而能找到答案。
就連國外一流的設計師
在尚未掌握自己擅長的領域之前,
應該也遇到不少
「只能硬著頭皮去做」的情形。
雖然覺得自己不可能做到,
就算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也要試試。
「只能硬著頭皮去做」
的情形有幾個特徵,
第一個特徵是
雖然你覺得自己不可能做到,
但決定就算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也要試試。
正因為覺得不太可能做到,
才會有所期待,這種感覺就像:
「讓那傢伙試試看,
搞不好能迸出什麼火花,
不是嗎?」
因此而發現新課題,思考解決對策。
只要抱持著期待,
努力回應這份期待,
便能以不同的視點發現問題。
本文 擷取自:問題解決實驗室
作者:佐藤大 出版社:遠流
更多精彩內容在這本書中,推薦給大家!
【book可能的任務】粉絲團
透過閱讀,開拓知識
透過閱讀,增加話題
透過閱讀,放鬆心靈
我們提供「書摘」、「讀書心得」等等
↓↓按個讚,與您一起「閱讀」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