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千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楊智鈞
前一陣子網路上流行一個心肌梗塞的「自救法」,
聲稱假如你突然感到胸痛不適,
懷疑自己得了心肌梗塞,
這時候要不停地大力咳嗽,越賣力越好,
這樣子可以擠壓快要停止的心臟打出血液,
你就可以獲救了。
事實上呢,這個動作不僅完全沒用,還可能有害。
下面我就從「為何會有這個謠言」、
「為何心臟缺血時咳嗽反而有害」、
「假如我快倒地該怎麼求援」三方面來說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一. 謠言從哪裡來?
這則謠言的流行最初來自一位國外的醫生,
發出之後瞬間在網路流傳開來,
在美國還有個專門的稱呼,
叫做『Cough CPR』(咳嗽心肺復甦術),
傳到台灣還有中文的版本。
因為實在太紅了,
2010 年美國心臟協會的急救指引裡面,
還明確紀載『Cough CPR』是沒用的。
會有這種理論是對於
『大力咳嗽有機會短暫控制心律不整』
的理論錯誤引用的結果,
而心肌梗塞的起因則是因為
『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阻塞,
造成心臟肌肉缺血』造成的。
換言之,那個說出這個理論的醫生
根本就牛頭不對馬嘴,搞錯啦!
二. 大力咳嗽對缺血的心臟有害
首先,咳嗽完全無法『擠壓心臟』,
要擠壓停止的心臟,
除了大力從外面壓之外別無他法。
而連續大力咳嗽、以及咳嗽停止後
的生理變化主要有以下四點:
1. 增加胸腔壓力
2. 增加右心房、右心室的壓力
3. 減少冠狀動脈(供應心臟血液的血管)流速
4. 周邊血管擴張
而基於以上的實驗證據,造成下面的三大變化:
1. 冠狀動脈缺血
2. 心臟功能減退(搏出量減少)
3. 血壓下降(甚至休克)
以下節錄我所閱讀十多篇原文文獻中的其中一段:
“The greatest 354 CIRCULATORY EFFECTS OF COUGH TRANSIENTS
355 intrathoracic pressure changes (over 300 mm Hg)
were achieved by certain middle-aged males during spontaneous coughing.
The subsequent hypotension was sometimes
sufficient to cause syncope (Sharpey-Schafer, 1953).”
(譯:連續咳嗽後造成的血壓下降,
有時候甚至會到休克昏厥的程度)
結論:心肌梗塞時 10秒內大力咳嗽,
對於缺血的心臟非但不是最後機會,
恐怕還是最後一擊。
三. 心肌梗塞倒地前你該做的事
其實只有一個,不是大聲呼救,
而是『指定要救你的人,以及他該做什麼』!
由於群眾漠視效應的關係,
如果你大聲喊『快救我!』,
很可能圍觀者會想說:
『人這麼多,應該有誰會出手吧』,
結果反而一個救你的人也沒有,
所以你第一要指定人,
接著要明確他該做的事。
所以呢,假設你只剩 10 秒鐘時間,
之後就要昏過去了,你應該做以下三件事
(如果你想轉貼,建議就貼這三點):
1. 花三秒鐘選定一個最靠近你的人
2. 然後說:『你!先生,請幫我叫救護車!』
3. 就地躺下
躺下來有很多好處,
第一你可以相對安全的著陸、而非慘摔,
再來,相對於站著來說,躺下有助於血流流到腦部。
10 秒鐘內完成這三件事,是你活命的最大機會。
救人一命,請幫忙分享
打破謠言,最好的方法不是駁斥錯誤資訊
(等於變相幫他打廣告),而是積極分享正確資訊!
請幫忙轉發這篇文章 ,
內文貼上如果你之前轉發過錯誤的訊息,
更要轉發這篇來彌補一下。
祝大家身體健康。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責任編輯 / ㄆㄆ
( 圖/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