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人步入 40 歲後,
身體機能快速退化,不但容易中年肥胖,
罹患三高疾病和心臟病的風險也明顯增加,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不斷鼓勵中年人多運動,
以增強活力和促進健康。
不過,運動種類百百種,該選哪一種呢?
日本專家認為「鍛鍊下半身」是絕對必要的!
對職業運動員來說,
30 歲差不多是個考慮引退的年紀,
但已經 40 多歲的日本知名滑雪選手葛西紀明,
不僅創下 8 次參加冬季奧運會的最多次紀錄,
且始終保持一線成績,被譽為「冬奧傳奇」。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適齡運動
中年後一定要多練腿力
該如何像葛西紀明一樣,
步入中年還能保有充沛的體力、青春的肉體呢?
《 40 歲起,保持最佳狀態:
打造不疲累的身體和不屈服的心》一書
揭露葛西紀明的運動秘訣,
他認為運動的選擇要適齡,
而在 40 歲之後一定要好好鍛鍊下半身,
主要理由有 3:
1. 全身肌肉約 70 %集中在下半身。
許多人因為討厭肚子凸或覺得倒三角型的體型很酷,
拚命進行上半身的肌肉訓練,
但這樣其實只能強化全身 3成的肌肉。
相反地,如果改而強化下半身,
就可以鍛鍊全身 7 成的肌肉。
2.鍛鍊下半身,可促進「代謝」。
想要擺脫中年肥胖、打造「不老身軀」,
需要的是增加肌肉量來提高「代謝」,
而把鍛鍊上半身的時間投資在下半身,
製造下半身的肌肉,提高代謝,
自然可以更快地獲得「不發胖的身體」。
3.下半身肌肉比上半身肌肉衰退得更快。
俗話說「老化從腳開始」,
若輕忽下半身的鍛鍊,
腰部和膝蓋長期承受不了上半身的壓力,
故障的風險也會提高。
另外,如果平時鍛鍊集中在上半身,
過度增加上半身的肌力,
反而會對下半身造成更大的負擔。
每週 20 分鐘
3 招輕鬆鍛鍊下半身肌肉
瞭解了為什麼要鍛鍊下半身肌肉之後,
再來就是更重要的「執行」了!
這時候可能會有很多人開始找藉口,
以「沒時間」、「家裡離健身房太遠」、
「下雨不想出門運動」等理由偷懶。
對此,分享3個招式,
全部做完只要花 20 分鐘左右,
且在自家及狹小空間內就能做到,
不用花錢,便可輕鬆地持續下去。
讓懶人一族更開心的是,
葛西紀明建議此訓練頻率設為
「每周 1 次、最多每周 2 次」。
透過微訓練破壞肌肉,
之後休養以轉成強韌的肌肉。
每天訓練反而會導致反效果。
【第 1 招/跳台滑雪深蹲】
動作:雙手抱頭,兩腳與雙肩同寬,
腳尖和膝蓋朝向正面。
花 10 秒慢慢蹲下,膝蓋不要超過腳尖,
注意不要駝背。
當蹲到臀部低於膝蓋的時候,
花 10 秒慢慢起身,回到原姿勢。
說明:此動作可以鍛鍊股四頭肌和大臀肌,
5 下為 1 組,建議每次做 3 組。
鍛鍊時一定要注意「緩慢的速度」和「正確的姿勢」,
不讓腰部和膝蓋感覺疼痛。
【第 2 招/前後弓步深蹲】
動作:保持站姿,兩腳呈弓箭步,
手插腰,維持平衡,花 5 秒彎曲膝蓋。
膝蓋盡量靠地但不碰地,停留 5 秒,
再花 10 秒慢慢回到原來的位置。
說明:這個動作可以鍛鍊股四頭肌、
大臀肌和腹肌,
左右交互 5 下為 1 組,建議每次做 3 組。
【第 3 招/上下踏台】
動作:準備一個高約 10 至 30 公分的踏台,
先從右腳開始,
右腳上台→左腳上台→左腳下台→右腳下台。
接著左右互換,鍛鍊需 5 分鐘。
說明:此動作可以鍛鍊整個下半身肌群,
踏台越高越能提升肌肉訓練的效果。
但需注意的是,
上下踏台時要有一定的節奏和規律感,
且要注意姿勢,臉朝向正前方,背部打直。
預防運動傷害,事前拉筋不可少
值得注意的是,
人過了 40 歲,肌肉容易變得僵硬。
為了預防運動時受傷,
提醒您每次在進行上述肌肉訓練時,
一定要先拉筋喔!
【葛西式下半身拉筋訓練】
大臀肌(臀部)的伸展:
坐著立起一腳,以手維持平衡,
左腳的腳踝放在右膝上,維持 60 秒,
再換邊重複動作。
動作時需一邊意識到在伸展臀部肌肉,
一邊繼續緩慢呼吸,不要閉氣。
小腿肌的伸展:
以四肢觸地的俯撐姿勢,伸展手肘和膝蓋,
抬高臀部,一邊維持平衡,一邊讓右腳屈膝往前。
注意左腳腳跟不要抬起,維持 60 秒,再換邊重複動作。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圖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