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忙碌電子工程師的財經部落客-股魚,
揶揄自己是一位早出晚歸的宅男上班族。
每逢假日,只要公司沒加班、沒有特別安排出遊計畫,
早上7點半,股魚不是坐在電腦前,
瀏覽財經資訊、製作投資標的、會用到的圖表,
就是翻閱自己喜歡的投資書籍,彙整投資筆記。
投身股市超過15年以上的的時間,是位專業級散戶,
結合自身的專業背景,開發出整套投資流程系統。
希望透過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他的投資理念!
從高職畢業後,考上台北科技大學再進入台灣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
沒有任何商學背景的股魚,對於股市投資一直潛藏著興趣。
「股魚從小就喜歡存錢與集郵,還記得80年代股市起飛,時常買不到想買的集郵套票,
一問之下才知道,市場部分股市獲利的資金壟斷了集郵市場,
讓我興起對於股票的強烈興趣。」
在大二那年,股魚接觸到暢銷書《理財聖經》,
裡面不是教你怎麼投資,而是灌輸一個理財的概念。
這本書讓他改變過去認為唯有找到高薪工作才能提高收入的想法,
而是利用工作收入去將自己的資產放大,
當然能夠放大多少倍數,還是得依靠個人的本事。
股魚讀研究所時,曾參加「證券研究社」,
1999年先利用打工賺來的10萬元買進宏碁,一開始先賺進了2萬元。
沒想到最後倒賠掉四成,只能拿回六萬元的本金,賠掉四萬元現在看起來不大,
但對於當時還是窮學生的股魚而言,卻是不小的震撼。
因為家裡經營餐飲店,從小在店裡幫忙的他,喜歡賺錢,
也特別有數字概念,所以當他一想到四萬元必須賣掉上千個便當,
加上本金還是兼職三份打工辛苦存下來的,讓他十分惋惜,
他 告訴自己,以後投資股票一定要做足功課再出手。
這次投資失利,也讓他對技術線型的方式感到疑惑,
「雖然當時社團所有人都是用這種方式,卻沒有人可以說出一個道理。」
他才發現股市實戰不是這麼簡單的事!
股魚認為,投資方法是需要配合每個人自身的背景條件選擇,
而非複製他人的做法就一定可以成功。
股魚說,直到當兵時,他才開始接觸以財報分析投資股市的方式,
退伍後他到竹科知名大廠工作,每天下班回家都已經是凌晨一點,
工作環境讓他不能常盯大盤,而改以價值投資法投資,
改用長線持有方式,也讓他真正開始在股市獲利!
雖然學生時代在股市初試身手就慘遭滑鐵盧,
但股魚其實相當感謝在校期間加入證券研究社的訓練。
「當時一入社,學長姐就要求我們訂半年的財經專業報紙,
還會不定時抽考財經知識,也要求我們簡單的技術分析」。
股魚說,學長姐的嚴格要求,讓他養成了每天睡前閱讀財經資訊的好習慣,
而且十多年來從沒有間斷過。
而相對於許多投資人倚重網路,口語及專業媒體,
股魚發現這些都不如由企業依法必須公開的財務報表來的可靠。
因為就算排除可靠性的因素,即使是專業媒體,也免不了賣弄聳動,影響讀者的主觀判斷。
2003年,股魚進入上市科技大廠任職時,
一開始前幾年待在生產線工作,幾乎天天加班。
早年擔任知名科技大廠工程師時期,
一天最多大概睡4小時,
股魚每天過著「早出晚歸」的生活,
唯一擁有比較完整的時間能研究股市,就是假日。
只好利用周休二日的空閒時間,了解產業、學看財報,並陸續建立投資組合。
回首過去在股市的跌跌撞撞,
熱心的股魚不但將自己的投資經驗與看法,
不定期的發表在部落格上,也不藏私的出書,開班授課。
他相信,只要在週休二日下對功夫,
即使向他這樣工作忙到昏天暗地的上班族,也一樣能在股市多賺一桶金。
回想那些出門時天剛亮,回家已經是深夜的「爆肝」歲月,
股魚苦笑著說,即使工作六年後升為研發部主管,晚上最早也要七、八點下班,
所以只能利用周末多花點工夫挑選可以長線獲利的潛力股,
"練著練著,就習慣成自然",股魚說
"這麼多年來,週末練功已經成習慣,
我想,這也是我投資多年來沒賠過什麼大錢的重要關鍵。"
想更了解股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