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目的,是創造更多的收入。
A. 報酬率=賺的錢/總投入的資金
B. 報酬率的時間間隔,通常轉換以年為單位計算,又稱"年化報酬率"
C. 報酬率是平均值的概念,但實際上有時候會上下起伏很大
「複利是世界上第8大奇蹟。」-愛因斯坦
簡單來說,複利就是錢滾錢。
時間 - 是複利最好的朋友。
<參考文章> 複利的力量
<短片> 從波克夏的年報,來看股神的績效
A. 風險 簡單的說,就是賠錢的可能性有多大
B. 風險越高,報酬越高,高風險 = 高報酬
C. 風險高不代表不好,但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延伸閱讀> 認識報酬率與風險
A. 投資 是賺取長期穩定的現金流入,是持續性收入,風險較低
B. 投機 是賺取買低賣高的價差,是一次性收入,風險較高
賺取被動收入,應該從事投資而非投機,
投機帶來的收入並非持續性的收入,但能帶來一次性意外的高獲利。
A. 選擇波動較小的投資商品,但報酬率會很低
B. 學習投資的知識,是降低風險最好的選擇
要取得股票的方法:
發行股票是公司的募資方式的一種,另一種方法是舉債借錢,
和舉債相比,發行股票的好處是不用付利息,缺點是要讓出一部分的經營權。
A. 買了股票以後,投資人就等於是公司的擁有者之一
B. 可以根據股權比例分享利潤,但也一起承擔風險。
C. 擁有股票,就像出錢投資朋友的公司一樣,分享利潤,但沒有控制權。
<延伸閱讀> 什麼是股票?
一間公司是由 人才、資金、技術所組成,
透過公司的努力,賺取獲利,並將獲利分享給參與者。
因此參與一間公司分享獲利的方法,
除了當員工成為公司一分子,
另外就是成為公司出資者,也就是買進股票。
( 註:只有在初級市場時,申購股票才是成為企業的出資者;
在次級市場買進股票,則是買進出資的憑證)
比方說小豪在士林開了一間雞排店,叫 士林豪小小雞排。
一個雞排賣100元,一天賣 200份雞排,
它的 營業額 = 100元 x 200份 =20000元 /天
但雞排是需要成本的,豪小小雞排每份雞排成本是20元,
它的 營業毛利 = 20000元 - 20元 x 200份 =16000元 /天
不過小豪不是神仙,他要薪水,雞排攤也要租金,有時候還要交保護費(?),
小豪一天的薪水,以及租金和保護費合計 4000元
它的 營業利益 = 16000元 - 4000元 =12000元
小豪除了炸雞排,也兼賣五金雜貨,和本行完全無關,
因此稱作 業外收入,平均每天收入1000元,
因此小豪一天賺 12000元 +1000元 = 13000元
但它還是要繳稅給政府,平均每天3000元,
因此豪小小雞排的 稅後純益 = 13000 - 3000 = 10000元
這些數字都會記錄在公司的損益表當中!用來判斷公司有沒有賺錢!
<資訊> 哪裡找的到損益表?
<延伸閱讀> 一分鐘搞懂損益表
比放定存好上很多,但 5%~10% 平均值,
如果每年分開來看,上下都會有一些落差,不同的公司間差異更不平均。
你的錢要放在 定存 1% 還是 投資公司賺 5~10% ?
當初這間雞排攤是小豪和阿財合資,資本額200萬元。
200萬稱為股本,
台灣法律規定,股票面額10元一股,(此規定已於2014年後取消)
因此豪小小雞排共有20萬股的股票。
豪小小雞排,一天賺一萬,一年上班300天,一年賺300萬。
300萬元 / 20萬股 = 15 元/股
也就是每持有1股,就可以分到15元。
稱為每股盈餘 EPS (Earning per Share)。
小豪和阿財一人出資一半,一人各持有10萬股。
每人可以分到 15元 x 10萬股 = 150萬元
<資訊> 在哪裡找得到EPS?
<小組討論> 有間公司EPS 1元,你最高願意花多少錢價格買它的股票?
公司每年都會結算獲利,將賺到的錢選擇保留盈餘再投資,或是發股息給股東,
公司可以運用保留盈餘,產生複利的效益,加速公司成長,
或是公司沒有適當的投資目標時,就會將多餘的現金還給股東,
比方說,豪小小雞排可以將賺的錢拿來開分店,
開分店最後受惠的還是股東小豪和阿財,
也可以將錢分回去給股東自行運用。
總之,
經營公司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將股東的價值 (股東權益) 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