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為什麼 頌伊 20 元買的股票,18 元賣出,

還能倒賺 20%以上??!

頌伊,28 歲,假日常與姊妹們一起喝下午茶,大家一起大聊工作與愛情,而投資與理財,也是這群優質女孩每次聚會的必聊話題!

嘉瑜是頌伊的好姊妹,這日下午,她正在感嘆最近投資賠錢了,20 元買進,後來跌到 18 元,於是她趕緊在虧損 10% 時停損。頌伊聽到之後回答說:「我之前也買進某檔價格 20 元的股票,後來公司經營狀況不好,我考慮了一下在 18 元賣出,最後賺了 22%…」

姊妹們聽完都驚訝極了,頻頻追問頌伊:「這是魔術嗎?你是怎麼做的呢?」

 

做法 1 : 分批買進、降低平均成本

 20 元買的股票,18 元賣出,還能倒賺 22%?!

原來頌伊是這樣做的:不在一個價位全壓,當用 20 元買進首批股票之後,該檔股票不斷的下跌,最低跌到 16 元,每下跌到一定的比例,頌伊就再買進一部分平均成本,所以最後買入的成本大約在 18 元左右。

 

做法 2 : 長期投資 領股息

這檔股票,過去是一間獲利不錯的小型績優股,看上它的營運穩健,而且現金殖利率高達 10% ( 每年配 2 元 ) 所以買進,沒想到之後關鍵新技術的普及,造成生產產品門檻大降,很多廠商一窩蜂投入,過去寡占的美好時光已經「回不去了」!

雖然利潤下降了一些,但畢竟是績優股,連著 2 年的 EPS 雖然衰退,但衰退不大,而董事會採取保守經營策略,在股息上給股東的比例反而提高了。不過,之後的股價卻都一直停留在 18 元左右了,因此頌伊決定,領了 2 次 (共 4 元 )股息之後,以 18 元的價格賣出,投資報酬率為 22 %(買入均價 18 元,賣出總獲利 22 元,(22-18) /18 = 22 %,不含交易稅以及手續費)。

 

執行「資金控管」:可以先橫切再直切

由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資金控管的好處,資金控管的方法,除了往下分批加碼之外,就像在切蛋糕一樣,可以「橫切」,然後再「直切」喔。

 

橫切法 : 分散風險買 3~5 支股票,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橫切是為了要分散風險,把資金分散買進 3 ~ 5 支股票,也就是「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如果資金規模比較大的人,也可以考慮多分散幾支,但建議不要超過 10 支,如果分的太散,還不如直接買進 ETF (如台灣 50)以免不好追蹤個股後續經營情形。

 

直切法 : 好股票越跌越買,逢低加碼、降低成本的買進模式

直切就是「往下分批買進」,如果確定是好股票,應該要像百貨公司周年慶打折一樣,價格越低越搶購!分批往下買進的方法,可以依資金規模分 3 ~ 6 批 ,EX:頌依分 3 批買進某檔股票

  1. 到預設的的便宜價格時先買進第 1 批 ( 20 元 )
  2. 接下來跌到 9折 可以買進第 2 批 ( 20 * 0.9 = 18 )
  3. 等跌到8折 再買進第 3 批  ( 20 * 0.8 = 16 )

這樣最後的平均買進價格就是 18 元(20 + 18 + 16 = 54 ; 54 / 3 = 18)。若股價在觸底之後回升,只要還在便宜的範圍之內,仍然可以買進,此時股價連線的軌跡會宛如一個微笑~(微笑曲線可降低平均投資成本) 

 

穩定配股息的企業 

殖利率 6.6% 以上時為優良的買點

台股中能長久穩定配息的公司,經證明也是能長久獲利的公司,而且長期投資人的投資報酬也都不錯。但殖利率多少為好呢?艾蜜莉定存股中,以領股息可 15 年回本的價格,當做個股的便宜價算法之一也就是 6.6% 以上的殖利率是不錯的買點,通常我會希望 殖利率最少要有 4% 以上。有時候獲利有些衰退的企業,只要衰退的情況不嚴重,企業還能獲利、發股息,就算股價平均長期「回不去了」,但投資人還是有機會用長期領股息來扳回一城。

(圖例說明:便宜價約當 6.6% 的殖利率)

 

結論 :「資金控管」與「股息」雙管齊下,讓投資風險降低、獲利更高!

善用「資金控管」與「長期持有領股息」這兩個方法,不僅投資決策正確時 獲利會更高,不小心買到衰退的股票,也有可能在小虧,甚至不賠錢的情況之下獲利出場!

投資有趣的地方,就是能不能賺錢,與買賣價格之間不一定有絕對的關係,只要策略用得好,原本的敗局還是可能扭轉乾坤的!

 

選好價、買好股,就靠艾蜜莉定存股:https://emilyfixedstock.page.link/wTZD

本文摘自《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Ting / 更新:2022.1.3;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

如果我們的課程對您有幫助,歡迎您與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