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圖片截取自:報橘
作者:H.Y. Chang
「老僑吃新僑」 這句話
在我第一次去美國唸書時就聽過了。
當時是去紐約念高中,
雖然住在有小台北之稱的法拉盛,
不過生活相對單純,
每天忙的不外乎是學校課業與課後活動。
儘管老爸偶爾會講我那亞裔房東如何如何,
但他為了不影響我的課業表現總是不願多談,
因此我也沒放在心上。
反正錢的事有老爸扛,怕什麼?
我真正明白這句話
是在幾年後我搬去加州唸大學時。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那年是 2008 年,
金融海嘯正在重創全球經濟,我們家也損失慘重。
經過幾個星期的討論,
爸媽決定找上一位在加州當仲介的遠房親戚,
希望可以透過投資地產東山再起。
誰知道,這個決定竟是一場漫長噩夢的開始。
這位親戚是台灣人,名字我就不說了,
論輩份算我嬸嬸,
跟她老公在舊金山灣區住了十幾年了。
英文口音仍重,中文開始生疏,
每年回台灣一到二次,是個標準的老華僑。
她當時在一間頗有規模的房地產公司工作,
聽了我們的預算後,
很熱心的帶我爸媽在灣區轉來轉去。
在她的大力推薦下,
我爸媽最終看上 San Jose 的一棟老房子。
那房子雖舊,但卻位在一個社區的轉角處,坪數比較大。
不只有七個房間,還有一個大院子可以養草皮,
再加上屋主急售,價格便宜,我爸媽看了很是喜歡。
簽約那天我人不在場。根據我爸事後描述,
我那現在已經斷絕關係的嬸嬸拿了一疊文件給他簽。
我爸看不懂英文,會英文的我媽又剛好在台灣籌錢,
因此他本來想等我媽回來後再處理。
但嬸嬸使勁的催我爸,一下說好屋子不等人,
一下又拍胸保證她辦事好放心,
因此我爸最終簽了下去,正式把房子買了下來。
交屋後,嬸嬸就彷彿人間蒸發了一樣。
不過房子裝修本來就沒她的事,
我爸媽也沒在意,他們的心思暫且都放到
這棟岌岌可危的老屋子上。
我爸是蓋房子起家的,因此對裝修有他自己一套看法。
他找來一批華人粗工,每天領著他們拆拆修修,
按照他的意思加了一間廁所,
隔了一個客廳,又分出來一個小廚房出來,
準備將來把房子分租出去。
一個月後,這房子已跟當初買下來時
簡直完全不一樣了。
就在新房子即將完工之際,十月中的某一天,
一輛車停到我家門口,從車上下來兩個老外。
這老外大搖大擺走進我家裡,
看見我爸跟工人在後院鋪地磚,
一臉驚訝,當場飆了句髒話。
我爸媽也搞不清楚狀況,溝通了老半天,
才總算明白這二人
是San Jose 市政府地政事務所的人,
專門負責處理違章建築。
原來我們買的房子早就被檢舉是棟違建,
已被市府要求限期改善。
這二個老外中午開車出來吃飯,
突然想起期限都快到了,
怎麼房子的屋主還沒來申請改善呢?
於是他們順路繞到我家看看,不看還好,
一看才發現不只屋主換了人,房子還被蓋了更多違建,
馬上要求我爸媽停止這無疑是自殺的工程。
我們隨即找上嬸嬸想問清楚是怎麼回事。
嬸嬸一開始說是賣方刻意隱瞞違建資訊,
但後來我們仔細查證,
才發現原屋主早有提供相關資料,
而該資料就在我爸簽的那一疊文件裡面,是嬸嬸故意沒講。
嬸嬸被拆穿後兩手一攤,改口說她早有提醒,
而且文件上有我爸簽名,她不必負責。
事情演變到這樣,我們當然要跟嬸嬸打官司了。
但市政府給的期限不會因為你打官司而延後,
時間到了就會被罰錢,而且是每月罰,罰到改善為止。
在美國裝修房子可不是件簡單的事,
更別說市府的辦事效率是出了名的慢。
我爸那陣子幾乎天天跑市府,
壓力超大,暴瘦十五公斤。
要不是那二個市府的老外同情我們被騙,
在流程上幫了我們很大的忙,
只怕這關就要把我們家拖垮了。
至於官司方面,嬸嬸大概是沒想到
我們真能撐過房子改建這關,
因此起先態度很硬,一口撇清所有責任。
直到當我們湊錢提告後,她才終於慌了,
同意坐下來跟我們協商。
我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跟嬸嬸的公司談好條件,
最終獲得改建期間的全額補償。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了。
我現在已經回台灣工作,因為工作的關係
常會接觸到準備去美國求學的學生。
如果時間允許,
我總會在出發前跟他們提到這個故事。
因為「老僑吃新僑」這句話是真的。
在美國,頂著一張華人臉孔有時真的就是比較弱勢。
那當那些處於弱勢的華人感到心理不平衡的時候,
他們能從誰身上取得平衡呢?
也只能是那些比他們更菜的華人了。
現在加入好友
用好文章 投資自己的腦袋 🔥
40 歲以下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你生活上的 各種煩惱!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粉絲團
文由 報橘 授權轉載,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S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