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王妍文;攝影/關立衡】
提起巴黎,
你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 是什麼?
有人愛它浪漫時尚;有人鍾情美食藝術;
有人欣賞它的自由靈魂;
有人一去再去;也有人去過之後,
留下偷搶拐騙的遺憾印象。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更多的,
是在與巴黎共舞一段時間後,
重新形塑了自己。文豪雨果曾說:
「在巴黎求學,便算生在巴黎。」
是因為巴黎有一種魅力,
唯有放慢腳步 才能看出細節;
心境慢下來,
終能嘗 細節裡的美好。
「巴黎讓我明白,作為一個不完美的人
其實是件 幸運的事。」
因為語言遊學
一腳踏入花都的南西大爺,
面對巴黎對旅人
尖酸刻薄挑剔的姿態,
其實留下不甚美好的第一印象,
沒想到日後以留學生身分舊地重遊後,
不僅重新認識了這個城市,
還重新認識了自己。
為什麼巴黎有影響人、改變人的魔力?
法式文化挾帶哪些
生活美學與人生哲學,
讓我們更願意反思自己,形塑自己?
10個巴黎關鍵詞,
一起讓自己活得更精彩:
■用一杯咖啡,活在當下
你喝咖啡,習慣外帶嗎?
對巴黎人來說,
這可是沒品質、不優雅的象徵。
南西大爺觀察,
比起拿杯外帶咖啡,
急急忙忙奔回辦公室,
巴黎人更愛好好坐下來,
用一杯咖啡的時間,好好活在當下。
喝咖啡也跟人生有關?
在巴黎人的想法裡,
外帶咖啡 不僅讓咖啡影響工作效率,
也讓工作 破壞了咖啡美味,
在努力工作之餘,
反而應該趁著喝杯咖啡的空檔,
靜下來短暫休憩身心,
然後再以全新狀態出發,
專心迎戰接下來的工作。
每一時一刻,都專注當下在做的事,
都用心品味著當下的酸甜苦辣,
那麼漫漫人生,也許會少些遺憾。
■遲到15分鐘的禮貌
跟法國人約會,可別太準時,
遲到,是巴黎人獨特的禮貌。
巴黎人的社交約會,
總會刻意遲到15分鐘,
為的是給彼此緩衝,
赴約的人不需匆忙、
宴客的主人也有充足時間做好迎賓準備。
這是東方人想破頭也想不到的意涵。
這是法式體貼,也是緩慢生活的藝術,
在刻意緩慢的背後
其實暗藏深厚的文化底蘊,
不時提醒你,慢慢來,
這才是生活,急什麼呢?
■巴黎「小」藝術
造訪過巴黎的旅人,
一定都對這裡的咖啡廳、
酒館印象深刻。晴空下,
有排排坐在街頭的人們、
餐廳內人人也時常摩肩擦踵而坐,
讓人想要放鬆肩頸、
好好欣賞眼前的風光時,
可能手肘就碰到隔壁的鄰座大叔,
那個桌椅、座位距離之小啊,
肯定可以擠上全球排行榜十大。
這種小得不可思議的空間感,
是巴黎日常最不可承受的「小」,
更沒想到是優雅養成術之一。
南西大爺笑著說,
人跟人之間坐得實在太親近了,
為了不影響他人,
自己原本大剌剌的個性,
來到這裡很奇妙地
學會縮小一向誇張的肢體動作;
也因為一轉頭就跟隔壁桌陌生人對上眼,
不僅微笑寒暄少不了,
說話也要輕聲細語,
不知不覺整個人都變優雅。
■藝術即生活
整個巴黎,就像一幅流動美學。
在這裡,每一週、每個月
都有新展覽、新演出,
音樂會也好,博物館展覽也罷,
這個城市讓人隨時沐浴在藝術氛圍中。
在這裡,藝術不像是一門學科,
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藝術裡生活,光用想的畫面都很美。
舉凡現代藝術、時尚傳奇、
30年老電影、二手古著還是歷史地理,
從來不是高不可攀的概念,
是那種在生活細微處,
顯現出藝術萬千姿態的概念,
自然就活成了一種毫不做作的日常。
■比起奢華,更重品味
「時尚」常化身為巴黎的別名,
但在巴黎人身上,
「風格」遠比「時尚」更重要。
對巴黎人來說,穿戴在身上、
拿在手上的華服配飾
向來不是為了譁眾取寵,
他們更希望展現的是對生活的堅持、
一個人的真實個性、喜好與品味。
但風格如何培養?南西大爺說,
多數巴黎人從小就自己選擇、
搭配想穿的衣服,
在一次又一次自我探索的過程中,
慢慢了解自己最喜歡什麼?
怎麼穿最能展現自己最美的樣子?
「注重細節,永遠知道自己適合什麼,
才是時尚第一要務。」
■吃得少,但吃得好
巴黎女人的窈窕舉世聞名,
為什麼她們的身材
能與美食之都的地位共存共榮?
難道美食擺在眼前,
她們都不吃的嗎?
南西大爺回憶,她所認識的巴黎女人
都很享受自我狀態,愛著自己的外貌。
但是對於身材,
都默默奉行「節制」哲學,
在餐館裡用餐,
習慣選擇熱量較低的沙拉或魚肉;
某一餐吃多了,
就在下一餐減回來;
更多人偏愛「吃少一點、但吃好一點」,
這樣才能慢慢吃,
讓吃下肚的每一口都是品味、
都是珍惜、都是滿足。
■口袋必備「好」名單
巴黎處處是風景,但哪裡是最好、
最不可錯過的地方呢?
問10個巴黎人,
可能會得出11種答案。
在巴黎人的字典裡,「好」,
從來不是盲目跟風或流行。
在巴黎求學、生活好幾年的南西大爺發現,
巴黎人眷戀的好去處,
每個人都擁專屬名單,若有相似重疊,
只是所見略同,絕不是盲從。
「我恨死了一窩蜂。」
至少巴黎人都是這麼說的。
■臭臉是最好的防護罩
巴黎遠望浪漫多情,
一腳踏進卻發覺難以親近,
矛盾的形象向來
是旅人對這個城市的愛與恨。
巴黎人真的很冷漠嗎?至少,
在巴黎街頭肯定看不到
真正的巴黎人時時對你笑臉迎人。
臭臉,其實是巴黎人的防護罩,
南西大爺從他們身上學到,
親切微笑只會招來路上無聊的搭訕、
不懷好意的糾纏,即使想認識新朋友,
臭著臉反而有助於把主控權掌握在手中,
一旦融化那抹關係冰霜,
往往會遇見 想像不到的熱情。
■多抱怨有益健康
初抵巴黎,
你很容易看到電視上的人在吵架;
原本聊得正開心的路人
激烈辯論起來;出門採買
都能遇見鄰居們互爭高下的場面,
但不久後,這些看似要大打出手的爭執,
卻以親吻臉頰互道再見收場。
對東方人來說,
順從向來是處世的安全牌,
親切才能以和為貴,
但看似沒有異議的假面背後,
掩蓋了真實想法。
巴黎人則被鼓勵勇於表達自己、
熱愛抱怨,他們並不認為
衝突是不好的事,總之不開心,
就得發洩,勇於為立場而戰,
辯論時面紅耳赤,
吵完了仍是親密好友。
■享受不完美
每個文化裡都有好與不好的事物共生,
在東西文化衝擊下,南西大爺更體會到:
不完美,才是生命的本質,
不如就在每一個慢下來的時光,
學巴黎人活在當下,享受每一個細節;
真誠表達自我、
愛著每一個自己在乎的人;
張開五感,欣賞並體會每一種美學;
認真吃飯、專心休憩、
好好生活,每時每刻,
都再愛自己多一點。
愛自己的不完美,以巴黎人,
有滋有味的方式。
■南西大爺小檔案
政大畢業、留法碩士,
畢生職志是窮盡氣力
把人生過得更加幸福美好,
再以直率真誠的筆觸,
記錄世界上所有溫暖人心的事物
》》更多內容請參考最新一期雜誌
還看不夠>>更多30雜誌本期內容在此
本文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L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