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立冬食補養身吃什麼最好?
「立冬」,在二十四節氣當中是代表冬季的起頭,
時間約落在每年的陽曆11月7日至8日間,
也就是太陽位於黃經225度時,
而今年的立冬之日為11月8日。
由於是冬天的開始,
大家都習慣在這一天以各樣藥膳食補料理來「補冬」,
藉由進補來溫養五臟六腑,
並為了即將到來的寒冷冬天儲存足夠的能量,
不但能讓身子更強壯以抵禦低溫,也能預防疾病。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今天就要來告訴你,
什麼樣的立冬食補最受大家歡迎,
今年的「立冬」,讓我們一起來吃好料補補身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0.燒酒雞
冬天到了當然要喝點酒暖暖身,
而這道結合酒與雞肉的美食-燒酒雞,
自然也是入冬必吃佳餚啦!
除了重要的米酒是主要材料之外,還要加入中藥材,
可以補氣血,讓整個身體都活絡暖和起來。
不過若是肝火旺盛或腸胃炎患者則盡量要避免食用喔!
9.人蔘雞
人蔘具有極佳養身功效,
這點相信大家從小就聽到大了,不過究竟有多厲害呢?
如果是新鮮且品質佳的人蔘,
可以提升免疫力、調整體質到最理想的狀態,
而且好的人蔘其實是甘甜無苦味的,跟雞肉一起燉煮,
入口鮮香的好滋味讓人超滿足!
8.藥燉排骨
藥燉排骨能夠強健筋骨、養氣安神,
而且也是平易近人的平民美食,
街頭巷尾或是夜市攤販都可吃到,
若是要自己在家烹煮也並不困難。
吃排骨時建議可以一併食用骨髓,能補充豐富的礦物質,
而這道料理也特別適合正在發育成長中的青少年,
有助順利「轉大人」!
7.四物湯
四物湯由當歸、川芎、白芍和熟地這四味中藥所組成,
是許多女生會在經期後體質較虛弱時食用的藥方,
通常會和雞肉或排骨一起烹煮,是道很好的溫補料理。
不過千萬別誤會四物是只有女生才能吃的東西,
男生吃也是可以補血、活血的,據說還有生髮奇效啊!
6.四神湯
如果覺得雞鴨魚肉太過油膩、負擔太大,
四神湯就是一道很好的食補料理選擇,
不但清爽還能顧胃。
雖然是看似平凡的小吃,
但是從發育中的孩童到成人都很適合食用,
可以補脾胃、補氣、安心神,
並且含豐富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非常有營養。
5.桂圓紅棗湯
冬令進補不一定要是食材豐富的藥膳大鍋料理,
簡單的甜品也可以達到很好的補身功效。
桂圓能夠補心脾、益氣血,紅棗則能補氣、養血生津,
特別適合容易四肢冰冷、體虛寒的人服用,
若再加上一些可以暖身、消除疲勞的枸杞一起下去煮,
食補功效更佳!
4.當歸鴨
當歸鴨的主要食材有鴨肉、當歸、川芎、熟地、桂枝、
黃耆等多種中藥材,和老薑、米酒一同燉煮,
有活血及養血的功效,
尤其適合容易貧血及身體較虛弱的女性食用。
而除了品嚐美味的湯頭和鴨肉之外,
加入麵線或冬粉一起煮也是非常經典的定番吃法,
當歸鴨麵線可是冬天不可少的一道必點人氣美食呢!
3.羊肉爐
雖然是榜上唯一的羊肉料理,
不過其實羊肉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
多種營養物質,有補血去寒的功效,
加上羊肉爐中的老薑能促進血液循環並增加免疫力,
所以對冬天容易手腳冰冷或是有氣管方面毛病的人
特別有益處。
不過除了大啖羊肉外,
常加入一起燉煮的高麗菜和白蘿蔔等也要多吃,
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喔!
2.薑母鴨
有補氣血、滋陰降火功效的薑母鴨,溫而不燥,
十分適合即將進入冬天的「立冬」時節食用,
湯頭包括老薑、米酒、麻油、中藥材等,
吃完通體舒暢暖呼呼!
而薑母鴨的店面通常都會讓人有吃熱炒
或圍爐的熱鬧感覺,吃完不僅身體暖了起來,
心頭也會暖暖的啊!
(但鍋子上桌的時候建議還是要注意一下鍋底
有沒有搖搖欲墜...)
1.麻油雞
第一名就是冬天進補絕不可少的麻油雞!
除了美味又營養之外,
大概跟它材料準備簡單、做法容易也有很大的關係。
麻油爆香薑片、加入雞肉拌炒、米酒倒入燉煮,
幾個簡單的步驟就能上桌,天冷的時候來上一碗,
頓時消除寒意又能補氣血,
是道超適合自己在家動手做並與家人、
朋友一起分享的好料理!
就用這些料理來迎接冬天吧!
看完以上熱呼呼、香噴噴的養身料理讓人食指大動,
根本等不及立冬的到來就想全部都吃一輪了啦!
不過,雖然「立冬」之日是傳統習俗上的進補之日,
而我們的身體也的確在進入冬天之前
需要好好來儲存熱量,但也有部分中醫師表示,
由於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加上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
過度的食補其實是不適宜的,
而體質本就偏燥熱、容易上火者
也不太適合食用過多藥膳補湯等。
其實除了補身體之外,
這些料理通常也是一大家子或一群朋友一起食用,
有聯絡感情之效,只要把握好份量和口味,
不要造成身體過多負擔,
就能同時達到食補養身和開心圍爐的目的囉!
DailyView曰:
聽起來超厲害的「十全大補湯」居然沒有上榜?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