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億大老闆身上學到的為人處事5堂課

理財周刊

理財周刊

  • 2015-06-11 10:27
  • 更新:2018-07-17 09:31

從百億大老闆身上學到的為人處事5堂課

(圖/shutterstock)

 

人生峰迴路轉,常常到了某個境界後,

接觸的人脈會隨著自己的成長而有了轉變,

整個視野與水平、接觸的層級也會與往常截然不同。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實力,當實力足夠時,

你會得到該有的職位與頭銜,然後你就會結識到在此之上的人脈,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際關係的吸引力法則也是如此。

 

以前幾年之中會因機緣而遇到一個數億或百億身價的大老闆已屬難得,

但因為在財經媒體工作的關係,

現在會遇到的頻率可能是每週、甚至是一天兩個以上,貴人緣急速上升。

 

學習的質與量都飛速的不同,這邊也做一些親身的經驗分享,

以前是透過報章雜誌書籍來學習,但透過近身的觀察,感受更是強烈,

讓大家一同學習成功人士的經驗。

 

(贊助商聯結...)

 

守時,是第一面最好的印象

 

原訂上午10:45分邀訪一位台灣某證券集團的董事長(現在算是會長,以下簡稱C會長),

結果大概10:30分就在約訪的地點樓下巧遇,

我在第一時間就認出並上前打招呼,

並且主動接手會長手中所提的重物

(這個動作很重要,要有強的察言觀色能力,首先是辨識力)。

 

大家能想像嗎?一個得過癌症、動過快20次手術的68歲老人家,

竟然是隻身前來,沒有任何助理與秘書跟在旁邊,

手裡還拎著3大袋書籍,每袋共有三本(會長所有的作品),

其實9本精裝書的重量是不輕的。

 

或許這就是緣分吧,其實我也是該證券集團的用戶之一,

只是C會長並不曉得,

也不知道過去我也曾幫該公司某個美女營業員介紹過不少客戶。

 

 

大老闆都注重細節,人脈從上到下都會兼顧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因為平常在節目錄製之前,

我們事先都會向出版社索取公關書二本,

一本給節目主持人、另一本是給固定的訪談人也是理周集團的洪總裁。

 

所以在進錄音室時,是很少會再另外贈書的,

來賓多半是兩手空空前往即可,而且一般人都會較忽視在旁紀錄的我,

結果C會長還是算了我一份,實在令我受寵若驚,並且也一一落款簽名。

 

 

大老闆凡事都做足功課,不會亂無章法、毫無準備

 

而且整個人完全沒有什麼架子、有十足的親和力,

更重要的是,雖然只是個廣播節目邀訪,C會長還是做足功課,

因為有眼尖發現到,

C會長手邊有事先親筆所寫的一、二張滿滿的文字稿重點節錄,

並不是毫無準備就來上上節目受訪。

 

有沒有事先做準備,其實很容易看出來,騙不了人。

 

 

大老闆都意志堅強,吃苦當作吃補

 

其實過程中C會長的故事與親身經歷是非常讓人感動的,

也給了我很多啟示。

 

C會長說:「要如何創造機會、改變命運的方式很簡單,都是操之在我。」

一個重大事件的出現,若是接受了就變成命運,

若是改變了不就是變成機會?

 

他之所以能夠走過數次生死關頭,意志是否堅強最為重要,

當他在加護病房時,體悟到很多人其實都是本不該死,

只是十之八九選擇自我放棄;而意志力是怎麼來的?

 

不就是來自失敗、挫折與屈辱嗎,要吃苦當作吃補,

但你若不反省也就不會成長。

 

 

大老闆都親力親為,先直接聯繫而後交辦部屬

 

而就在結束訪談後的下午,阿佘去到另一位上市櫃老闆的宅邸拜訪時,

C會長竟然是親自打電話給我,囑咐我一些事情。

 

會令我驚訝的是,竟然不是交由他的秘書來聯繫我,

而是親自打手機給我,近傍晚時,

我才正式得到他秘書的聯繫處理後續。

 

回程路上同車,洪總裁問我有之前認識C會長嗎?

不然怎能馬上認出來呢?

 

我回應道:其實我只是事先做了些功課而已,

有查過C會長資料與照片,

就像他也會事先做好準備並知道我們有三個人前往,

從後面這點事後來看,我其實還差太多,

但今天的收穫卻是我近年來最多的。

 

 

本文由 理財周刊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理財周刊

理財周刊

理財周刊是一本專業的投資理財雜誌, 提供多元的熱門財經議題、產業趨勢報導, 協助讀者精準挑選適合的投資標的, 更多資訊→ www.moneyweekly.com.tw

理財周刊是一本專業的投資理財雜誌, 提供多元的熱門財經議題、產業趨勢報導, 協助讀者精準挑選適合的投資標的, 更多資訊→ 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