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喜歡吃蜜餞和果乾嗎?
湊近嘴邊就能感受到的濃郁芳香,
吃進嘴裡即刻迸發的酸甜鹹,
兩者的豐富滋味
無論是直接吃或者拿來製作飲料、點心,
都是日常生活讓舌尖感受更精彩,
不可或缺的一味。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梅子達人謝昌衛
帶你破解蜜餞迷思
但是,在許多人的心中蜜餞雖美味,
卻又怕吃了不健康!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舉行的「良食脈動」講座中,
邀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系教授、
擁有「梅子達人」美稱的謝昌衛
來解開蜜餞的迷思與謎團,
讓吃得開心又安心,不再是難事!
蜜餞常見的迷思不少,
大多在營養價值與食品添加物上,
究竟哪些迷思是許多人最為好奇的呢?
謝昌衛解開了幾個經典迷思:
迷思1:
蜜餞、果乾可以替代水果
補充維生素C嗎?
蜜餞與果乾主要是嗜好性的食物,
此類食物的特性是帶給人滿足感,
而非營養價值優先。
雖然乾燥或是糖漬熟成等加工程序,
都會破壞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
但還是能保留水果的礦物質與膳食纖維,
因此蜜餞果乾並非全然沒有營養!
但若想要補充維生素C,
還是得吃新鮮蔬果。
迷思2:
吃起來不甜熱量就不高?
您的舌尖被騙了嗎?
吃起來甜不甜
首先涉及到糖酸比對人類味覺的影響,
蜜餞、果乾的原味通常很酸,
製作時會加些糖分進去以平衡酸度,
加進去的糖受到酸味影響
吃起來不若直接吃糖那麼甜,
但,已經加糖了,當然還是有不少熱量囉!
同樣的,有些醣類如海藻糖吃起來比較不甜,
但熱量其實與蔗糖接近,
因此,吃起來不甜絕對不等於熱量不高!
謝昌衛提醒,
4片果乾可能就等於半碗飯的熱量,
因此吃的時候還是適量就好!
迷思3:
果乾、蜜餞都加很多防腐劑?
其實以果乾和蜜餞的製作原理來說,
兩者的水活性
(影響微生物生長的重要因子)都很低,
因此不需要添加防腐劑,
只是顧及現代人口感不愛太乾柴的果乾太乾、
蜜餞製作直接以高糖份糖漬時
外表會皺縮不好看,
因此為了讓果乾保持一定水分、
或是在用低糖度初步糖漬蜜餞時,
就有可能會加入防腐劑,
以確保不會腐敗。
此外,果乾有些時候可能會添加
色素、漂白劑讓蜜餞果乾更好看,
如果在法規允許的範圍內添加,
適量食用也不需要太過於擔心。
為什麼一種蜜餞
同時會使用好幾種甜味劑?
糖和甜味劑都能夠讓人感覺到甜,
但其實不同的糖與甜味劑,
會帶來不同的甜味感受,
在舌頭上能分為前甜、中甜、後甜。
也就是說,甜味是有不同層次的。
如果製作蜜餞只用蔗糖,
成本和熱量都會很高,
而如果適當混合不同的甜味劑,
減糖的同時還能讓產品味道更有層次。
面對蜜餞、果乾裡不同食品添加物的使用,
謝昌衛説:「好的配料師必須知道
每種配料最合理的添加方式,
而且善用每個配料,
這才是食品科學的目的!」
同時他也提醒,
不要過度迷信
純手工、純天然的標語,
購買的時候選擇包裝完整、
成分標示清楚的產品最為重要。
【食力foodNext/黃毓棻 撰文】
本文由 食力foodNext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JJ )
首圖來源 / 食力foodNext
延伸閱讀
▶ 甜味的秘密:糖為什麼不一樣甜?
▶ 立秋食:紅棗
▶ 傳統年節零食小知識:冬瓜糖條、金棗、生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