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先混好職場再談自己想要的人生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別好高騖遠。在職場上,少點情緒,多點行動。你連這點只需要你承擔一角的工作都做不好,你還是別提什麼創造你的人生了。很多時候,不是廟太小,而是你太弱。
文 / 小令君(王令凱)
今天突然對一個自己親手提拔的員工有些失望。原因很簡單,面對我的質疑,他一臉理所應當地說:「我已經很努力地在做了,這個需要時間,但是我在這個職位,就應該給我加薪。」而他面前擺著的,是他負責的業務,那並不漂亮、甚至可以說是難看的成績單。我看著他那張寫滿理直氣壯的年輕的臉,頓時忍住了想說的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努力居然成了可以拿出來冠冕堂皇地邀功的籌碼。
我為什麼非得看到 你那自以為是的努力?
沒有結果,有什麼好拿出來炫耀,讓別人肯定你的努力的?你努力了,還做成這個樣子,是你智商有問題還是情商有問題,不覺得丟人嗎?別再用你自以為是的努力和辛苦,去麻痹自己了。因為偏離了結果的努力根本沒資格大聲嚷嚷,根本不值分文。有的人覺得,花的時間多就等於努力。很多人總是錯誤地把花了很多時間與努力跟盡力劃上等號,但是明明一個小時能做完的事,你用了五個小時,這並不值得炫耀,相反,應該進行檢討。那多出來的四個小時,如果不是因為你笨,那就是因為你的低效。在你還沒進入社會前,比如在學習中,你浪費的只是自己的時間,你麻痹的只是你自己,真的說起來,也無可厚非。而一旦進入社會到了工作中,你浪費的就是大家的時間,你拖的是整個團隊的後腿。
有的人覺得,感覺很辛苦就是努力
以前在北京實習的時候,公司有個正式職員的學姐,和我一樣住在離金融街有段距離的回龍觀,於是經常可以在上下班的時候碰見。她每天都對公司的一切都很不滿,覺得自己每天這麼辛苦這麼累,為公司付出那麼多卻只拿那麼點薪水。說句實話,每天在巨大的人潮中從 13 號線到 1 號線地鐵,在路上花掉差不多三個小時的時間,確實是件累人的事情。但是我卻沒覺得她平時工作有多辛苦,更多的時候路過她的辦公桌,看到的是她在跟朋友互傳訊息,或者塗抹指甲油,或者上網。有一次主管開會批評了她的工作業績,她很憤憤地覺得自己如此努力,卻沒人看到。我離開後問共事過的同事,他們告訴我,她在我離開後也離開了公司,是被勸退的。理由自然不言而喻。
生活本就都不容易,她感受這不容易,卻把這種大家都會有的辛苦和累,等同於自己已經在很努力地生活和工作。結果自然是毫無結果。還有的人更可怕,覺得告訴自己要努力就等於自己已經努力過了。有些現在認識的年輕人,家境並不好,有強烈的發大財欲望,渴望出人頭地,讓父母過上好日子。這聽起來當然不是壞事,有時候甚至讓我們覺得年輕人啊就是有激情。
可事實上呢,這幫人說起來永遠躊躇滿志,日常卻是逛淘寶看影片,找起工作來眼高手低。小公司看不上,大公司進不去;基礎工作嫌沒勁,難的案子接不住。經常在迷迷糊糊混完一天後,躺床上滑著手機玩到深夜,突然就被上進心折磨,做出要努力的決心,被自己感動得睡著。就這樣沉淪在「我告訴自己要努力,就等於我已經努力」的生活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以上種種都是很多人會覺得自己很努力的原因。花了很多時間,自己感覺很累,被自己感動,於是就覺得應該得到肯定,獲得讚許,甚至得到晉升嘉獎。
如果沒有,那便是無比委屈了。可是,沒有結果,花了很多時間,自己感覺很辛苦,每天被自己感動,又如何?成年人的世界,早就不再是孩堤時期可以拿著我真乖、真聽話、真用功就可以炫耀,如果你那麼乖、那麼聽話、那麼用功,還是成績很差,能夠得到體諒而不去責備你,已經是成人世界裡的最大寬容了,又怎麼能拿出來邀功呢?偏離了結果的努力,根本不值得宣揚。更何況,這殘酷的社會裡,大多數人不是你的父母,他們看不到你的努力,也不需要看到。
本文摘自《你以為的懷才不遇只是懷才不足而已》,作者:小令君(王令凱)、出版社:今周刊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Leno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