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優秀,有人脈也沒用!等你夠強大,再去攀關係

今周刊出版社

今周刊出版社

  • 2019-06-24 15:59
  • 更新:2019-06-25 13:54

你不優秀,有人脈也沒用!等你夠強大,再去攀關係

(圖/shutterstock)

 

作者: 卡西

 

在朋友圈銷聲匿跡這件事,

小萬做得相當到位。

印象中他一直是個熱情的人,

喜歡熱鬧聚會,熱愛盤點人脈關係。

從前最常聽他聊起的話題就是,

今天又認識了行業內的某某高層,有資源;

參加了某個品牌發布會,

和眾位來賓互相留了名片,這是資源;

透過朋友認識了新朋友,

新朋友是某世界五百強公司的中層主管,

資源啊…..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小萬是社交達人

他認為靠自己的人脈

可以創業成功

小萬非常注重人脈資源的建立,

用他的原話來說:

「多認識人,就是一種資源的培養,

對事業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我們一度送他社交達人的稱號,

所以才對他最近漸漸消失的傾向,表示詫異。

 

後來有次新車發布會上,

遇見他在現場,

看他言談舉止一副運籌帷幄的樣子,

與甲方溝通時一改從前的攀交,

變得沉穩成熟。

說得再直白點,就是有派頭了。

我們兩人許久未見,便聊起來。

我好奇他最近忙些什麼,

居然性情有些變化。

他一邊笑自己都是瞎忙,

一邊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小萬從前如我們所想,

是個社交達人,

喜歡攀交各路朋友與客戶;

他一直堅持認為結識的每個人都能為其所用,

都是朋友圈的拓展。

直到前不久,

他離開原有單位,正式創業。

他創辦了自己的行銷公司,

以為憑藉原有的媒體資源和人脈關係,

創業之路必然暢通無阻,

也許能迅速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大家認為他能力不足

不願意幫他

可事實是他的願望還沒來得及開展,

就落空了。

他當時聯繫了一個關係特別好的客戶,

希望對方能夠幫自己拿下一個正在推廣的專案。

在聯繫之前,小萬很有把握,

他說他跟這個客戶吃過幾次飯,

對方喝完酒拍著胸脯對他說:

「有事你說話。」

然而,等到關鍵時刻,

小萬開口詢問了,客戶卻說:

「此專案的招標是按流程走的,

你的公司才成立不久,

人手不夠,名氣不大,

以後有機會再說。」

 

小萬說他的心情瞬間跌落,但他不死心,

接連把電話打到了可能幫助他的幾個重要客戶那裡,

均得到了大同小異的回覆:

「小萬啊,你的公司才成立不久,

好好做,前途無量啊。」

才幾天的功夫,小萬就氣餒得無以復加。

他想不通,明明也就客戶一句話的事,

怎麼實現起來這麼困難?

 

 

小萬開始提升自己的能力

慢慢壯大聲勢

說到這裡,小萬笑笑說:

「其實,腦子一轉彎也就想通了,

人家憑什麼要換掉原來的合作夥伴,

接受半路殺出、資歷尚不足、能力未知的我?

我能給他帶來什麼效益,或者收益?」

小萬無疑是聰明的,

他經此一役之後,

深刻地反省了自己,

暫時性地放棄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大專案,

轉而走中小專案的路線。

透過不斷積累經驗,

加上他本身就具有的行銷能力和媒介資源,

漸漸地,公司擴招了幾個人,

在圈內的名聲漸起,信心夠了;

他轉而找到從前通訊錄裡存下的聯絡名單,

尋找可行性專案。

 

如今,他再也不會憑藉幾頓飯的交情,

就斷言人脈廣泛,

而是從能力入手,

平等地與對方通話。

能力的提升永遠是最必要的,

你要讓對方看到你的優勢,

再盡可能地為對方爭取利益最大化,

這樣才能帶來談判的雙贏。

 

是的,

當我們本身不夠強大的時候,

除了提升自己,

並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

不是吃幾頓飯,喝幾杯酒,

聊幾次天就能夠建成所謂的人脈關係;

當你在工作、事業、應酬中用到人脈的時候,

一定要跟對方旗鼓相當,

才能夠將合作進行到底。

 

能力對等,是一切合作的前提。

你的公司只有老闆和員工兩個人,

就是給你一個大案子,你也接不住。

再說,對方也不會輕易就把大案子交給你,

他們也要考慮案子的運作和結果,

誰也不能拿所謂的交情來冒風險。

與人交際,並無任何過錯。

交際帶來的機會在某種程度下確實是有幫助的,

但這是潛在的機會,

前提是你有資本將其拿下。

 

 

飯局上交換名片

飯後卻被人隨意丟棄

小萬的事,

讓我想起了曾在一次飯局上看到的一幕。

大概是幾個月前,我被朋友拉去湊局。

一桌眾人,多是熟人,

有幾人還帶了家屬,

只有我們三兩個外人。

大家紛紛舉杯,

說著很開心認識你以後有機會合作之類的話,

互相遞交名片,場面其樂融融。

 

其間,我對面的男生站起來,

向主位上的被稱為林總的人遞了名片,

只見林總隨意點了點頭,

然後把名片丟到酒杯旁;

不一會,名片就被溢出的酒打濕。

離席的時候,我特意看了下,

那張名片被無情地丟在那裡,沒人理會。

然而,沒散場之前,

林總與鄰座的男子有說有笑,

並且不時哄哄鄰座男子家的兒子,

甚至親自餵了他喝湯,

還笑言要認作乾兒子。

 

你知道的,

一個稍微有些錢和權力的男人

能夠放下身段去逗別人家的小孩,

除了真的喜歡這個小孩,

並且和這個小孩的父親有相當好的感情之外,

還有一點,就是這種狀態所映射的背後,

是他們勢必在某些方面能力的持衡,

或者金錢,或者事業,或者價值觀。

 

別人幫你是情分,

不幫你是本分。

當然,我是連名片都沒有的人。

作為旁觀者來說,

我知道有一些高層次的人願意幫助我們,

有的不願意。

然而,即便有人能夠幫助我們,

當我們的付出無法滿足對方需求的時候,

這種幫助就會失衡。

 

說白了,當一個人比你地位高太多的時候,

你們身分不對等;

他能給你帶來幫助,

但你不能給他帶來利益,

那麼,他為什麼要幫你?

 

借用網路流行的一段話來說:

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地提升自己,

讓自己有能力與對方平等地對話,

而不是一方高高在上,一方垂尾乞憐。

 

當你不如他的時候,

你不是狐假虎威借人名聲自稱人脈,

甚至以此自大;

也不是羡慕嫉妒恨,

痛斥不公平,接連抱怨;

而是爭取在他處,

在專業的領域,

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讓聰明才智用在正確的地方。

等到你足夠強大的時候,

你們再來平等地交談,甚至互換利益。

他能幫到你,你很高興;

你能幫到他,他亦會感到榮幸。

這才是最平衡的狀態,

這種情況下的人脈,才是真正的人脈。

 

本文摘自《世界上最大的謊言是你不行》

作者: 卡西  / 出版社:今周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Stella )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今周刊出版社

今周刊出版社

今天的投資 就是你未來(明日)的收穫 書本是你最大的資產 以專業的視野 開拓豐富且充實的人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list-content-8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