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經常皮膚過敏、搔癢、起紅疹?
常聽老一輩的人說:
「皮膚不好,代表肝臟排毒功能差、
火氣大,所以要趕快解毒、瀉火」。
真是這麼一回事嗎?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
是不是等於我的肝壞掉了?
人生會不會從此變黑白?
來聽專業中醫師怎麼說!
趕緊接下去看看…
(贊助商連結…)
經常皮膚搔癢是肝不好?
先排除這些可能因素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郭祐睿表示,
臨床確實發現不少有皮膚癢困擾的患者,
前來就醫時會詢問:
「醫生,我是不是肝的排毒功能不好,
才會皮膚癢,需不需要解毒,
或者瀉一點火氣來改善?」
對此,郭祐睿醫師提到,站在中醫角度來看,
肝不好確實有可能會使民眾出現皮膚癢的問題。
但中醫講究辯證論治,因此在治療前,
還是需要透過望聞問切等諸多方式來加以鑑別。
一般來說,如果患者有經常性的皮膚過敏、
搔癢、起紅疹等症狀,
第一步就是要先排除濕疹、蕁麻疹、
過敏性皮膚炎、外來感染等問題,
甚至也可能與甲狀腺疾病、腎臟病有關。
中醫認為因肝臟臟腑失調引起的癢,多屬於全身皮膚搔癢。其成因可能是因為肝硬化、肝炎、
肝癌或膽道疾病所引起,當人體內的膽紅素無法順利從肝代謝、沈積在體內就會發生。
到底皮膚出現哪些症狀, 就要當心可能是五臟六腑中的肝出了問題呢? 郭祐睿醫師指出, 中醫認為因肝臟臟腑失調引起的癢, 多屬於全身皮膚搔癢。 其成因可能是因為肝硬化、肝炎、 肝癌或膽道疾病所引起, 當人體內的膽紅素無法順利從肝代謝, 沈積在體內就會發生。 所以民眾如果懷疑導致自己全身皮膚癢的成因, 和肝的解毒功能異常有關, 可多注意除了肌膚搔癢難耐外, 是否同時有伴隨以下問題: 問題1/皮膚是否有變黃或色素沈澱。 問題2/皮膚是否有蜘蛛痣、手掌紅斑、腹部靜脈曲張。 問題3/癢疹或皮膚的傷口是否不易消退。 且值得注意的是,人體肝臟排毒功能不佳, 除了可能引起皮膚問題之外, 還可能伴隨有以下症狀及特徵: 肝臟有問題,無論是急慢性肝炎、 肝硬化甚至肝癌,都會讓人覺得累又沒胃口。 中醫講肝主輸泄,主要還是跟情緒的變化有關。 若有煩躁焦慮,甚至憂鬱的狀況, 中醫也會以疏肝理氣為主要的治療方式。 指甲發白是因為肝血不足,血少引起血瘀導致, 這類患者嚴重時,指甲甚至可能會出現乾枯、 有黑線、凹凸不平,且易斷裂的問題。 肝臟排毒功能失常,也會造成荷爾蒙失調的發生, 使皮脂腺分泌增多、身體會長許多粉刺, 以及出現毛囊發炎等症狀。 如果真不幸發現有上述皮膚問題及特徵, 屬於肝臟排毒功能不佳的人,又該如何改善呢? 郭祐睿中醫表示,在調理臟腑機能前, 民眾一定要先了解人體肝臟的解毒步驟為何。 事實上,肝臟解毒的第一步是,將體內的毒素水解; 第二步,則是藉由膽汁輸送到腸道或腎臟, 透過大小便方式將體內毒素、廢物排出。 由這些步驟可以知道,只要跟肝臟、 膽汁輸送、消化、泌尿有關的問題, 都會影響肝臟排毒,所以想重啟肝臟解毒功能, 民眾一定要避免下列 5 大 NG 行為: 脂肪肝、肝硬化、肝炎、肝癌、 膽道疾病都會影響到排毒作用, 若是有以上肝膽的疾病, 一定要定期追蹤檢查和治療, 並且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 就是最重要的「愛肝」策略。 多種藥物交互作用, 會使藥物成分在血液中濃度增加, 影響肝臟代謝的速率。 服藥時禁止同時服用含咖啡因的飲料、 酒精跟葡萄柚汁。 因為肝臟內有一種特定的酵素, 會與吸收的物質結合,促進代謝, 咖啡因、酒精跟葡萄柚汁會影響這個酵素, 進而增加肝毒性。 長期熬夜容易引起肝指數升高, 體內維持在發炎反應, 也就是所謂的「上火」, 對於肝的排毒影響很大。 長期熬夜容易引起肝指數升高,體內維持在發炎反應,也就是所謂的「上火」,對於肝的排毒影響很大。 中醫的「肝」詮釋的範圍比西醫的「肝臟」要廣泛, 中醫認為肝的氣機暢通與否,和人體情緒息息相關, 只要民眾處於緊張、焦慮、憂慮、憂鬱的狀態, 都會影響到肝的輸泄功能。 尤其是,在情緒不佳時,民眾常會有不思飲食的狀況, 若不進食,血液不流進肝臟,排毒效果自然相對較不好。 除了強調避免 5 大 NG 傷肝行為外, 郭祐睿中醫師也提到, 綜合上述理由,想要肝臟機能、運作恢復正常, 民眾一定要記住以下3大原則: 中醫對於肝的功能,稱之為「肝喜調達」, 也就是要氣機順暢,才不會有肝氣鬱結的情況。 建議民眾要學會心理調適,只有心情好,肝才好。 中醫認為「肝藏血」, 主要是因為肝有調節血量的作用,當運動或工作時, 全身血液需求量增加, 肝便會將貯藏的血液輸送全身,促進排毒。 故建議想要肝臟調節血流的功能正常運作, 民眾應多增加活動量, 只要能夠每週運動 3~5 天、每次 30~60 分鐘, 不但有利體重減輕,肝功能也會慢慢隨之改善。 中醫認為「肝藏血」,主要是因為肝有調節血量的作用,當運動或工作時,全身血液需求量增加, 肝便會將貯藏的血液輸送全身,促進排毒。
所謂:「人臥則血歸於肝」, 當人休息和睡眠時, 身體的血液需要量減少, 多餘的血液便會藏於肝。 簡單來說,就是人體有足夠的睡眠, 肝臟才可以得到完全的修復, 而按照 12 時辰的歸經, 由於晚上 11 點至凌晨 3 點時, 是血液流入肝、膽經的時間, 所以中醫建議民眾在此時間就應入睡, 才能讓肝充分修復。 另外,郭祐睿中醫師提到, 其實中醫理論裡指的「肝」, 同時還包括了西醫中的腸胃部分。 所以想要護肝、保肝,同步也要加強腸胃的調理! 有鑒於此,特別推薦忙碌的現代人一款 加強養胃功能的「牛蒡佛手」保肝茶飲, 提供給肝臟機能不佳的民眾, 做為日常保護好肝膽腸胃的保養參考: 「牛蒡佛手茶」材料有,牛蒡10公克、佛手柑片5公克(若是找不到佛手柑,可以陳皮5公克代替)。
材料: 牛蒡 10 公克、佛手柑片 5 公克 (若是找不到佛手柑,可以陳皮 5 公克代替)。 沖泡方法: 將材料洗淨,加入白開水1000c.c.煎煮, 煮沸後熄火放涼即可飲用。 作用: 牛蒡富含有提升肝臟排毒功能、 抗氧化力的多酚類成分, 且牛蒡不只可以保肝, 還可以幫助降低糖尿病、高血脂的發生。 另外,牛蒡還含有許多礦物質, 例如,鈣、鎂、鉀、磷等離子, 能穩定食用者的心情。 而佛手柑則能入肝、脾、胃三經, 具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疏肝健脾的效果。 若是容易生氣、緊張、焦慮, 並伴隨有引消化不良、胸腹脹悶等問題者, 可以適度配合飲用牛蒡佛手茶輔助改善。 注意事項: 提醒,由於牛蒡中的鉀、磷離子含量偏高, 因此有腎功能不佳問題的患者不宜飲用。 最後,郭祐睿醫師也提醒,想要成功養肝、護肝, 一定要做好日常居家保養、照護。 千萬不要覺得口乾舌燥、 火氣大就隨意購買青草茶跟保肝藥來吃, 才不會吃錯體質,反而越弄越糟! 這類體質者只要從飲食、 運動、睡眠、心情 4 大方面留意調整、 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有效保肝、愛肝, 避免病症反覆復發的最好方法。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ㄆㄆ) 皮膚癢伴隨這 3問題+4特徵
當心是肝臟健康亮紅燈警訊
◆ 特徵1/容易疲倦、噁心、胃口不好
◆ 特徵2/無端感到煩躁、焦慮和憂鬱
◆ 特徵3/指甲發白、易斷裂
◆特徵4/膚況、膚質變差
想重啟肝臟解毒功能?
5 大 NG 行為別犯
NG行為1/不愛肝:
NG行為2/同時服用多種藥物:
NG行為3/未留意服藥禁忌:
NG行為4/熬夜:
NG行為5/憂慮:
維持肝臟機能、運作正常
中醫3養肝原則非知不可
原則1/心平氣和:
原則2/養肝在動:
原則3/保肝在睡:
保肝不只護肝更要養腸胃!
自製「牛蒡佛手柑」效果好
★牛蒡佛手茶
【中醫師小叮嚀】:
【猜你還想看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