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其實應該要有更大的決心,
去對那些你不需要花心思應付的事說「不!」
明明就做的心不甘情不願,
卻還是要硬著頭皮答應別人,
到底何苦為難自己?
照著本書作者的方法,
多給自己一些勇氣,先討好自己,
別人的事就再說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暫時停止用社群,
你敢嗎?
我知道你很在意如果沒有更新 Instagram,
大家會注意到,但我保證不會。
我有一次退出 Twitter 十天,
關注我的二十九萬人中,沒有人注意到此事。
所以大家常常在期末或大案子
迫在眉睫時暫時停用臉書帳號,
忙起來的時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只是暫時的,而且長久看來,
你完成的事情更為重要。
暫時不用社群媒體聽起來或許很嚇人,
但別忘了,你曾經有一整年這麼做的經驗了。
就是1997 年。
不討好別人的勇氣
不再看電視是一回事,
拒絕朋友邀約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星期五不行」、
「不行,我沒辦法去參加你的活動」
以及「我沒辦法幫你」,
不是我們這些完美主義者喜歡說的話。
我們想當每個人的好朋友,
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覺得我們人很好,
而我們以為應該盡可能把時間花在朋友身上,
有求必應。
仔細想想,就會覺得很荒謬。
我知道到了秋季演講旺季開始時,
週末我就不太有機會和朋友聚聚。
我週一、週二出差,接著又是週四、週五,
也就是說週末是保留給家人的。
我或許可以在週三和朋友約吃午餐,
但沒辦法在週六和他們共赴音樂會。
秋季時一連七個星期,
某種程度上我擱置了和朋友的交流。
學會說:「不」
我太太在我們住的田納西州富蘭克林小鎮
為一群女性授課七年後,必須暫停開課,
重拾學生身分。她知道秋季會很忙碌,
所以卸下了教師這個耗費精力的角色。
對你來說,一大清早進行體能訓練意謂著
晚上和朋友聚會的機會變少了。
開始踏入攝影這一行,
可能意謂著要把比較多的週末花在拍攝婚禮,
而不是跟朋友出去。
人生有各種不同的時刻會要求你
更審慎考量人際關係,但全都有一個共通點。
在這些情況下,
面對他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說出語言中最強而有力的
那個字:不。
如果你習慣討好別人,我剛剛的話會讓你反胃。
你永遠不該對別人說「不」啊。
應該一直回答「好」才對。
「不」是個句點,「好」是刪節號,
能帶來新機會、新朋友,感受到微風拂面了嗎?
我同意,而且在本書裡,
我會鼓勵你和一兩位至交好友分享完成的滋味,
但如果你真的想完成某事,
你大概必須暫時把一些人際關係放一邊。
勇敢說不。不用多解釋,
無須道歉,不用辯解。
就是「不」。
還有,請記住,
如果有人因為你說「不」而生氣,
便更加證明了你一開始就應該說不。
不得不做,那就簡化
如果直截了當說「不」讓你不自在,
或者就是不可能停止某項活動,那就簡化吧。
麗莎.薛弗勒是位忙碌的母親,
也很積極設定目標,她最討厭的事情就是家事。
為家人料理三餐和洗衣服花掉很多時間,
但那些事情又不能不做。
她不能一頭栽進目標裡,
然後說:「嘿,孩子們,
我們這星期不吃晚餐,祝你們覓食順利。
別忘了,大部分嬉皮的庭院都不錯,
裡頭種很多超級食物。」
她反倒是準備「不用花很多時間的簡易料理」,
以及「衣服洗好了但沒摺沒收,
所以在專案的截止期限前,
我們就忍耐幾天,全家一起皺巴巴吧。」
我喜歡她的想法。
我可以想見她的小孩全都穿著
皺巴巴的衣服上學,然後老師問:
「你媽媽這週在忙什麼呀?」
而小孩看到餐桌上的熱狗
(或更好一點的,披薩卷)時,
都知道這一週媽媽忙翻天。
還好,這世界非常樂意協助你把事情簡化。
我們就繼續用食物當例子吧,
因為多數人都必須吃東西,
超市現在都提供線上下單、到店取貨的服務。
我太太每次到超市買的東西
有75%是同樣的品項。
在緊張忙碌的日子裡,
她可以舒舒服服在家下單、開車過去、
讓店員直接把貨品擺進我們的後車廂,
根本不用下車。
人生太複雜了,
我們無法俐落地對每件事情說不。
那無傷大雅。
但以為你可以什麼都放掉,也不太實際。
遇到無法直接說不的情況時,
就列出「簡化清單」吧,
確認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像皺巴巴的衣物一樣,
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有幾頓飯可以吃得簡單點。
有幾件事不必趕著做。
樂趣從此開始
一旦你擺脫無法面面俱到的罪惡感後,
選擇要捨棄哪些事情其實還滿好玩的。
完美主義的壓力被晾在一旁,
取而代之的是笑聲,
因為你列出好多再也不覺得愧疚的事。
我記得我太太珍妮辭掉
我公司的工作時有多麼開心。
我創業的頭兩年,
珍妮默默接下助理兼旅行代辦的工作。
你覺得聽來像是婚姻失和的配方嗎?
沒錯,你說對了。
本文摘自《完成 》
作者: 喬恩‧阿考夫 Jon Acuff
譯者: 謝儀霏 / 出版社:天下雜誌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責任編輯 / Julie)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