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洪毓琪
根據統計,
肺癌不僅蟬聯台灣十大癌症榜首多年,
其致死率更堪稱是癌症中的頭號殺手,
使得國人聞肺癌色變!
而近來坊間就盛傳:
「『雌激素』分泌過剩,
會增加婦女朋友罹患肺癌風險」的說法,
使不少女性因此拒黃豆製品於千里之外。
但真有這麼一回事嗎?
營養學專家又是怎麼看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女性罹患肺癌比率高於男性?
特定雌激素過量,
造成肺部癌變是禍首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王進崑教授表示,
在討論:想預防肺癌上身,
是否要少吃黃豆製品,
以避免攝取過多植物性雌激素誘發肺癌發生前,
不妨先來了解,為什麼坊間會有:
「雌激素是誘發女性出現肺癌的元凶」的論述出現。
王進崑教授解釋,
網路上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
應與下列因素有關。
事實上,目前全球許多相關研究皆發現,
單純從生理性別來看,
女性在一生中得到肺癌的比率,
相對男性而言高出許多,且致死性也較高。
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資料中更顯示,
在男女都不抽菸的情況下,
女性罹患肺癌的比率更是遠高於男性。
但到底為何女性罹患肺癌的比例會這麼高呢?
王進崑教授指出,近年來學界發現,
不論男女,人體肺細胞都會自行製造雌激素。
因此,一旦存在其中的特定雌激素含量過高,
便有造成肺部細胞內的基因產生突變、癌化的可能性。
而女性受到先天生理構造的影響,
雌激素分泌量本來就較高,
故肺部出現癌變的風險,
相對男性來說自然也高出許多。
且除了肺癌外,其他像是乳癌、
子宮頸癌、卵巢癌等發生率,
也都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過量,有一定關聯性。
(贊助商連結)
黃豆製品含大豆異黃酮
是防癌,還是增加致癌風險?專家來解答
正因為肺癌發生率,
確實會受到雌激素分泌過量影響而提升。
因此,也就導致許多民眾產生擔憂,
想問日常生活中食用含有豐富天然類雌激素——
大豆異黃酮的食物,
也就是黃豆及豆腐、豆漿等黃豆相關製品,
是否會增加肺癌的罹患機率呢?
對此,王進崑教授解釋,
黃豆雖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荷爾蒙,
且在女性體內女性荷爾蒙(雌激素)不足的時候,
可發揮一定的保健益處。
但值得注意的是,以營養學角度來看,
植物性雌激素與動物性雌激素相比,
其作用機制不同。
因此,自然無法發揮與動物雌激素等同的作用。
簡單來說,攝食植物性雌激素,
並不會直接增加人體中動物雌激素的含量。
更何況目前科學界也有很多單位,
針對食用黃豆是否會增加癌症罹患風險的部分進行研究;
而不論是動物實驗,或是流行病學研究,
結果都發現並無直接影響。
且根據2011年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研究更發現,
常食用豆類食品(豆腐、豆漿)的女性,
比不常吃的女性罹患肺癌的風險降低23%;
而不吸菸的民眾若常吃豆類食品,
更會比平時不常吃豆類食品的人減少38%罹患肺癌的風險。
由此可知,日常飲食適度食用黃豆製品,
其實對人體健康反而是有益的!
(贊助商連結)
想獲得黃豆營養好處
吃天然食物比萃取物更好
想要充分獲得黃豆的營養好處,
怎麼正確補充還是大有學問!
王進崑教授表示,
雖然屬於植物性雌激素一員的大豆異黃酮,
相對動物性雌激素對人體影響較小,
但仍不建議民眾在未經專業醫師確認下,
直接購買、食用經純化、萃取的大豆異黃酮食用。
因為其濃度較高的關係,和直接吃天然食物相比,
對於人體荷爾蒙、雌激素濃度的影響,
還是比較危險一點。
就算要補充,正常成年人每日大豆異黃酮的攝取量,
也應以30~50毫克為限。
若是換算天然食物來看,簡單來說,
1杯豆漿240C.C.大概含有10毫克的大豆異黃酮,
相當於一塊(手掌大)板豆腐,
或20公克的煮熟黃豆。
且透過這樣的攝取方式,在補充到異黃酮時,
民眾也同樣補充了大約7公克的優質蛋白質,
對於人體整體營養分配,
會是比較均衡又營養的補充選擇。
【專家小叮嚀】:
最後,王進崑教授也提醒,
想要預防肺癌上身,
除了可適度食用天然黃豆製品外,
民眾更應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
充分睡眠的生活習慣;
同時,避免抽菸、吸二手菸,
以及過度暴露於空污環境等危險因子,
就是有助遠離肺癌威脅的好方法。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責任編輯 / S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