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台股這幾年火紅的一個族群就是所謂的蘋果概念股,但是蘋果供應鏈的範圍很大,所轄下的產業也非常的多,所以要研究這個族群的第一課,我們就先由金屬機殼這個部份來開始吧.

台股金屬機殼雙霸,可成VS鴻準

我們都知道鴻準包了iphone、iPad機殼大部分的產能,可成則包了Macbook Air八成產能與Macbook Pro近半產能,要研究可成與鴻準,我們還是依循正常的產業分析架構,

步驟如下:

(1)產品定義 – 什麼是金屬機殼產業?

(2)產品組合 – 公司各產品線的佔比各是多少?

(3)財報分析 – 從財報中看出公司產業競爭力!

(4)  產品線走勢分析 -毛利率,營益率,稅後純益率與ROE的表現

(5)  產業發展趨勢 – 觀察金屬機殼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6)  結論 – 何者較具長期投資價值

(1) 產品定義 – 什麼是金屬機殼產業?

 

金屬機殼產業

圖片來源:電子產業研究所

(2) 產品組合 – 公司各產品線的所佔營收比重各是多少?

一般來說我們只需要看公司年報即可知道公司在各產品線的營收所佔比,以下就是可成與鴻準的產品組合:

可成產品組合: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鴻準產品組合: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其中遊戲機:60%,機殼:25%,散熱元件:15%

由以上可以發現,可成是專注在機殼生產的公司,而鴻準的機殼產線只佔營收的25%主業還是在遊戲機(wii, xbox…等)的組裝業務。


(3) 財報分析 – 從財報中看出公司產業競爭力!

首先我們來比較看看可成與鴻準的營業收入: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資料來源 理財寶網站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資料來源 理財寶網站

由以上兩張圖可以發現,鴻準的營收由2013年之後即呈現相當大幅度的衰退,而可成則是呈現持續性的成長,但是鴻準的主要營收比重並非是來自於金屬機殼而是靠遊戲機組裝產業創造了大量的營收。由此可見鴻準營收衰退的原因應該是來自於遊戲機的組裝業務的比重下降,而可成則專注於金屬機殼的本業卻出現了持續性的成長.若單看機殼方面的營收的話,可成和鴻準實際上是差不多的。

再來看一下兩家公司的獲利品質: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資料來源 理財寶網站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資料來源 理財寶網站

由以上兩張圖做比較可以清楚的發現鴻準自2012年之後獲利能力即逐季的下滑,整體的營運呈現出相當低迷的狀況,而可成的獲利能力則是維持相當平穩,甚至可以說是始終於高檔不墜的狀況,所以當然股價的表現和市場的反應也就出現了兩極化的走勢.

(4)產品線走勢分析-毛利率,營益率,稅後純益率與ROE的表現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資料來源 理財寶網站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資料來源 理財寶網站

由這二張圖看來可成無論是毛利率與營益率還有稅後的純益率都維持相當得平穩,反觀鴻準的狀況則是毛利率與營益率還有稅後的純益率甚至是ROE都持續的下滑,這代表兩家公司在產品線上的落差也代表著核心的競爭力不同!當然在過去兩年整體的股價表現也完全都不一樣.

(5)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可成公佈的產品線比較完整,所以我們先來看一下可成過去在各產線的營收走勢:

 

image

可成產品線走勢圖。

可成在NB的主要的客戶有Apple(air約八成,pro約五成)與Dell,手機部分有HTC(約佔HTC金屬機殼的一半)、RIM、Moto等,至於平板客戶則以非蘋果品牌廠為主。

從過去的產線走勢可以發現,NB與手持機殼(主要包括手機與平板)都呈現穩定的成長,尤其是手機部分呈現高速的成長,NB部分也表現不弱。

再來看一些鴻準的機殼產線走勢圖。鴻準有公佈機殼的營收佔比,但卻沒有再細分成NB、手機、平板等,故我們只能知道機殼整體走勢。

 

image

鴻準機殼產線走勢圖。

鴻準在NB的主要客戶是Apple(Air約佔兩成,pro約佔五成),手機的主要客戶是Apple(iPhone約佔60%),平板的客戶還是Apple。

從過去的產線走勢可以發現,鴻準的金屬機殼在近兩年還是呈穩定向上的態勢,但成長幅度並不如可成大,我認為是因為鴻準太依賴Apple了,營收就是隨著Apple的產品成長,不像可成一樣一直有打進新的客戶的產品線。

不過關於金屬機殼這個產業未來有兩件大事是大家一定要關注的:

一.NB:Ultrabook對金屬機殼產業的影響!

二.手機:塑膠機殼是否逐漸取代金屬機殼?

Ultrabook簡單講就是輕薄省電的NB,要如何做到輕薄?當然是用金屬機殼囉!一般來說金屬的散熱系數是塑膠的70-80倍,所以NB採用塑膠機殼的話,要再額外加散熱元件,這是很難做到輕薄的!那前一陣子很夯的碳纖維機殼有沒有機會呢?基本上據我的瞭解目前的技術還差很遠,至少在這一兩、年內應該是無法達到量產的規模。

至於手機的部份,塑膠機殼是否會逐漸取代金屬金殼?我的看法是不會,不過中低階的智慧型手機將會是未來幾年相當具有成長性的一環,中低階的手機自然價格也會較便宜,因此要採用金屬機殼的機率並不高!所以高階的智慧型手機能否持續的維持一貫的成長性才是接下來金屬機殼產業最重要的一項觀察指標.大家還是要密切注意未來的發展

(6)  結論 – 何者較具長期投資價值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資料來源 理財寶 梵心波段選股系統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資料來源 理財寶 梵心波段選股系統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資料來源 理財寶 梵心波段選股系統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資料來源 理財寶 梵心波段選股系統

由以上的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河流圖來做比較,就我的觀點,我認為不管在NB、Tablet、手機來講,雖然「輕薄」與「低價」是未來的兩大趨勢,但我認為這兩股趨勢會各自發展,也就是輕薄的機種和產品應該會更多,低價的機種也會更多,也就是產業整體會呈現M型化的發展,中間的機種恐怕會消失,所以金屬機殼的滲透率還是會持續提高,尤其是Unibody工法的,這部分當然是可成的受惠最大。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產業研究:蘋果概念股的比較 可成VS鴻準

資料來源 理財寶 梵心波段選股系統

就長期投資價值而言,我們可以上面的兩張圖再來做更細部的比較,可成無論在基本面過去五年的ROE(股東權益報酬率)或是過去3年的平均營益率和純益率還有過去5年來得平均每股盈餘及股利的發放比率都高出鴻準甚多!而營收的成長動能也同樣明顯的較鴻準來得好,若未來金屬機殼持續夯下去,我相信可成EPS的成長性一定會比鴻準出色,主因:

一.可成是較純的機殼廠,鴻準機殼只佔30%,會受到遊戲與散熱元件的拖累

二.由毛利率與產品報價可以發現,可成的核心價值與關鍵技術能力還是要比鴻準要高一些

這就是我持續看好可成勝過鴻準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