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意志力是可以培養的
當然,有些人就是比較自律,面對誘惑也可以拒之在外
但這並不是與生俱來的特質,而是這些人找到了儲存意志力的方式,並在需要的時候善用之
以下5個善用意志力的方式,快試試:
(1) 刪減不必要的選擇
每天要做的選擇愈多,每一個選擇消耗的腦力會遞增
而我們就會開始尋找達到目的的捷徑,然後衝動行事
最後弄的身心俱疲,做出連自己也知道不合理的選擇
是的,太多的選擇容易讓人耗盡心腦力,無法做出有智慧的決定
這也是為什麼需要做的決定愈少,決策就愈聰明
假設你為自己定下「多喝水,少喝飲料」的目標,想要減少選擇的情境?
很簡單,只要在桌上放三瓶水,這樣就不用選擇要不要走向冰箱,以及打開冰箱後要喝什麼
或是你無時無刻都受新進信件所困,必須選擇是否要打開它
這也很簡單,你可以把通知關掉或是直接關掉信箱,一個小時開一次;
也可刪除工作電腦上確認信件的功能,強迫自己只能在另一台筆電上開信箱等
讓開信變得更困難,你就不需要陷入過多的選擇
選擇是意志力的敵人,安逸和求方便的心態也是
(2)今晚就做決定,好好規劃明天
當抉擇就在眼前時,要做出聰明的決定就更加困難
所以在前一晚就該先決定明天可能較花費腦力的事情,像是該穿什麼、吃什麼早餐等
甚至可以決定午餐要吃什麼,並事先準備
晚上可以從清單上清除愈多事項愈好
這樣隔天就可以將腦力使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3)先做最困難的事
早上,是腦力最好的時候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的一份報告,假釋庭的法官在早上最可能做出適當的判決
但一旦到了接近中午的午餐時間,這個機率就降到接近零的地步
法官的腦力也會耗盡,也可能思考疲乏
做決定最好的時候就是早上
因此做重要事情的最好時機也是早上
(4)時常充電
雖然法官們早上可以做出最適當的決定,但檢視他們一天的決策數線圖,卻是起起伏伏
這是因為他們休息、進食,為自己充電
在午餐過後,法官的決策能力又會重新提昇
由此可證,葡萄糖是在意志力上扮演致命的角色
當葡萄糖不足時,腦部雖然不會停止運作,但更容易做出衝動的決定,忽略決策長期的影響
因此,吃健康的餐點、零食
養成更加的生理狀態,也能讓人做出更好的決策
(5)建立長期目標備忘錄
腦力不足時,就很容易會想從捷徑取得成功,而通常這條捷徑會通往錯的地方
想想最容易失去理智的時刻,用實體的備忘錄寫上長期目標
隨時準備好一份 長期目標備忘錄 提醒自己
打斷你的衝動,並回歸正軌
時時提醒自己:勿忘初衷
只要做一點小改變,簡單轉念,並學習做事俐落的人的方法和習慣
你就可以跟過去做事拖拉,每天沒日沒夜睡公司的自己說再見!
加油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就一起分享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