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梁爽
轉載自:哪梁爽哪喜慶(ID:zheliangshuang)。
我現在越來越喜歡有些女明星的「形象」,
比如自律之於孫儷,氣質之於董卿。
這種人設不用靠通稿宣傳,
無須團隊策劃,
而是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給人留下的固有印象,
甚至可以獨立於作品而單獨存在,
這種「人設」糊不掉。
我一直很欣賞董卿身上的氣質人設,
也在琢磨著董卿式氣質的養成術。
在我眼裡,董卿有氣質到什麼地步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董卿,超級有氣質
就是如果我和朋友聊起她的節目或新聞,
不管朋友說董卿髮際線退居二線,
說她素起顏來平平無奇,
說她沒有光鮮打扮就是路人...
我都可以無縫銜接地感慨一句,
可是人家董卿超有氣質啊。
氣質,
會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你可能還沒看清楚她的外表,
你就發自心底地覺得賞心悅目。
根本不會考察完一遍她的
五官、膚質、身材、年齡以後,
才來評價她好不好看。
其實我對董卿的成就和際遇,
興趣不是很濃厚,
畢竟他人的成功就算能複製,
我也沒地兒黏貼去。
我真正感興趣的是,
挖出董卿式氣質的成因,
看看自己能否也能給自己新增幾分氣質的可能。
儀態美
董卿的體態和應對,
都充滿了美感與修養
就算在一眾站姿標準、儀態優美的主持人中
董卿依然自帶吸睛模式。
為董卿設計製作過春晚禮服的郭培曾說過,
做衣服前,自己要量取 40 多個數值。
「除了三圍,還要根據每個人
平時體態的不同量數字,
像董卿這類的主持人,
她們一般站得都比較挺拔,
這樣出來的尺寸肯定和普通人不同。」
所以一個體態不好的人,
很難詮釋出衣服的質感與美感。
董卿體態和表情都經得住任性截圖,
倒不是說每幀畫面的動作毫無瑕疵,
而是我發現在她的一舉一動裡,
總是蘊含著一股尊重別人的修養。
看《朗讀者》時
我甚至按下暫停鍵觀察她的坐姿:
雙手自然交疊,放在併攏的雙腿上,
脊背挺直,只坐椅子 1/2—2/3;
採訪或傾聽嘉賓時,
目光集中在嘉賓臉上,表情專注,
上身微微前傾;
與觀眾說話時,目光轉向觀眾,
眼睛時刻帶光,面帶微笑,真誠大方。
她總能用一種協調、平和、謙遜的姿態,
展現了尊重的底色,
做好觀眾和嘉賓的橋樑。
從容感
她從容淡定,不卑不亢
我歷來覺得一個有氣質的人,
周身上下有股從容淡定、
不卑不亢的氛圍。
據說董卿在有年春晚上介紹馬東時
她說成了「馬先生之子馬季」,
後來她意識到自己的口誤,哭了三天。
我聽說後,
想不通這麼力求完美、
苛責較真的董卿,
為什麼身上不僅沒有緊繃感,
而是既大氣又大方的從容感。
後來我從她敬業度和專業度的若干細節裡,
得知董卿是個台下十分努力,
台上毫不費力的人。
從容不迫,
都是因為台下非常努力
她曾在大年三十給設計師電話
要求修改鑲著一百多顆鑽的禮服上的
其中 2 顆小鑽的位置;
她曾在節目錄製現場摔下舞台,
髕骨受傷後,被送去醫院前,
還要拿著臺本和題庫去醫院;
她曾在節目錄製的後台,
等待間隙怕把禮服坐皺,
就跪在椅子上,
以保持禮服的最佳觀感;
她身邊的工作人員曾說:
「在主持《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時,
董卿的背包裡始終備著新華字典,
趁著每次化妝的時候翻閱字典、
對於生僻字認真標註,
反覆仔細的準備稿子,
這都是極其常見的事情。」
人們誇獎她在節目組信手拈來的名言、
即興背誦的詩詞,
離不開她私底下一個人對著臺本琢磨一整天,
為每一句串詞斟酌考據、精心設計。
董卿自己也說,
「經常會 7 點多坐下去,
一直到凌晨兩三點才離開椅子,
除了喝水、上洗手間,我一動都不動,
我完全沉浸在臺本當中。」
《朗讀者》是董卿第一次
擔任製作人的節目
她原以為幾個月就能輕鬆上馬。
但從開策劃會,寫策劃方案,
再匯報到頻道、台編委會,
再經過各級審查,立項,組建團隊,
尋找投資方與合作公司...
是一個極其漫長而艱苦的過程。
她說在籌備《朗讀者》節目的過程中,
2 年哭的次數,
比她過去 10 年加起來還要多。
董卿刷新了我關於從容感的認識,
沒心沒肺的從容多沒勁,
準備到萬無一失的自信從容才帶勁。
知性美
主持節目,
觀眾總覺得她「腹有詩書氣自華」
隨著《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的高分上線
提及董卿,
觀眾腦子裡會自動滑過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彈幕。
尤其是《中國詩詞大會》的有些觀眾,
覺得董卿對詩詞這麼熟稔,
是不是節目組準備好的。
我看過現場參加節目
錄製的觀眾發的微博說:
「場上沒有提詞器,
董卿所有和點評嘉賓、選手、
百人團的詩詞互動全是張口即來,
而且由於節目時長關係,
很多有趣的互動剪輯掉很多。」
就算是準備好的,
要全部背下來也很難啊,
更別提即興發揮了。
我更相信是董卿平時積累+
台前準備的綜合效果。
從小在父母影響下,
她熱愛閱讀
董卿的父母都畢業於復旦大學
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的她,
自小在父母的影響下就愛讀書。
董卿讀中學時,
她媽每個寒暑假都給她開列書單,
所以《紅樓夢》、《基度山恩仇記》、
《簡愛》、《茶花女》等國內外名著,
她是三五天就通讀一本。
有時董卿讀書實在太快,
心存疑慮的母親還會抽查,
找出名著中的某一章節,
讓她羅列其中的人物關係,
她總能對答如流。
她熱愛閱讀,
但不會反覆去讀一本書,
她覺得時間有限,
應該留給更多新鮮的東西,
但唐詩宋詞她會反覆閱讀。
董卿之所以在華東師範大學
進修了中國古典文學,
是深覺「古典文學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學習古典文化就猶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在那裡你可以望得更遠。」
工作再忙,
她仍會花一小時讀書
據說她的臥室裡沒有電視機、
手機和其它電子產品
每晚安靜看會書就睡覺。
工作再忙,
每天都會保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關於讀書,她有句名言,
「讀書讓我很快樂,
假如我幾天不讀書,
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
讀書會潛移默化的改變氣質
此處引用一段
林語堂先生的話很應景:
當一個人拿起一本書,
他立刻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到另一個國家,或另一個時代,
討論一個從未想過的問題。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
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一個人讀過的書,
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你的氣質,
未必你能出口成章、對答如流,
而是眼裡有詩情畫意和碧海藍天。
我每次看著她穿一身有垂墜感的西服,
或者一套有中國傳統印花的裙子,
或者大家打聽她的口紅色號,
總覺得爆款衣服、同款口紅多得是,
但知性內核、文化底蘊不常有。
董卿似乎沒有歲月流逝,
她把年齡修鍊成迷人氣質
我常常感慨,
看著董卿一路主持過的春晚,
似乎感受不到歲月的流逝,
甚至覺得年齡給予她的氣質更加歷久彌新。
想起 D&G 某次秀場上,
設計總監在後台說了一句:
「Everyone wants to be young」
這話當時引起不小的爭議。
看看像董卿這樣能把漸長的年齡
修煉成迷人的氣質,
真心覺得其實也不是人人都想要年輕扮嫩。
年齡增長無法迴轉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只要在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
順便把年紀變成氣質。
現在加入好友 🔥🔥🔥
上班族的你 一定要看
解決職場上、生活中的各種煩惱!
梁爽,理性天蠍女,治拎不清、玻璃心,
忌用力過猛,點讚你挑剔的心。
公眾號:哪梁爽哪喜慶(ID:zheliangshuang)
微博:@梁爽笑抽筋了
新書《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發光發亮》正在預售中。
本文由 哪梁爽哪喜慶 授權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Sindy)